对实体支持力度加大 5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1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发布的数据,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月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增长,体现了货币金融政策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逐步加大。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方面,5月新增社融2.79万亿元,环比多增约1.88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提振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末加快0.3个百分点至10.5%。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分项看,5月社融大幅多增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两项拉动。


  人民币贷款方面,由于本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今年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规模超过了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多增了2326亿元。王青表示,5月,随着疫情冲击缓解,经济修复过程展开,前期受到抑制的贷款需求经历一个释放过程,加之当前政策面加力推动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当月新增贷款显著走强,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结构仍有待改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人民币贷款增量看,有喜有忧。喜的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表明企业信心和预期有所恢复。忧的是,在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增长2642亿元、7129亿元。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主要来自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冲量。


  展望未来,董希淼表示,宏观政策要继续充足发力,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适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适度调整信贷制度与流程,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和行业需求。(记者 张莫)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双支柱”框架+协调监管 应对潜在上升金融风险

    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及“一行三会”高层均表示,需警惕后危机时代潜在上升的金融风险,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同时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7-03-27
  •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晚间公布《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内容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中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2017-03-31
  • 财政资本双管齐下 金融支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依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会议要求,要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增强新动能成长动力。
    2017-04-10
  • 国资委推动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金融机构跃跃欲试

    在近日召开的国资委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战略发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单位有序迁入雄安新区,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将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