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六月金融数据超预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3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的数据,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6月金融数据整体超出市场预期,表明随着各项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地实施,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贷有效需求有所回升。


  从总量看,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环比多增9200亿元,同比亦多增6867亿元,表明当月企业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受季末冲量影响,6月贷款环比多增属季节性现象,但同比多增近7000亿元,表明在近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总量功能正在充分发挥。


  在人民币贷款总量增加的同时,贷款结构也显现出积极的变化。6月短期贷款合计新增1.20万亿元,同比多增2646亿元;中长期贷款合计新增1.87万亿元,环比大幅增加1.21万亿元,同比多增5141亿元。“短期与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3%和66%,而上月分别为61%和35%,6月信贷结构明显改善。”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更加明显。6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21万亿元,环比多增6816亿元,同比多增7525亿元,继续成为信贷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结构上,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1.45万亿元,环比大幅多增8949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130亿元,温彬表示,6月稳增长配套政策应出尽出,基建融资力度强化以及全面复工复产后重大项目赶超性复工和加速上马等,均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回升至高位。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也表示,6月对公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或说明企业信贷有效需求已经走出低谷。


  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环比多增2.38万亿元,同比多增1.47万亿元,提振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5月末加快0.3个百分点至10.8%,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快增速。王青表示,从分项看,6月社融环比、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三项拉动。其中,由于相关部门要求今年新增专项债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量突破万亿元,带动当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多增5602亿元。


  6月末,M2同比增长11.4%,增速亦创下2016年以来新高。温彬分析称,M2增速维持高位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稳增长”背景下流动性水平充裕,信贷投放加快。4月以来,在全面降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等因素影响下,市场流动性一直处于较为充裕的状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货币派生效应增强;二是财政支出加快。6月财政存款减少4367亿元,同比多减365亿元,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三是非标融资压降放缓。


  温彬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好助企纾困政策效应,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全力支持实体经济。(记者 张莫)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双支柱”框架+协调监管 应对潜在上升金融风险

    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及“一行三会”高层均表示,需警惕后危机时代潜在上升的金融风险,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同时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7-03-27
  •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晚间公布《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内容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中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2017-03-31
  • 财政资本双管齐下 金融支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依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会议要求,要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增强新动能成长动力。
    2017-04-10
  • 国资委推动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金融机构跃跃欲试

    在近日召开的国资委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战略发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单位有序迁入雄安新区,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将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