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18





  日前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解。


  稳健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上缴结存利润9000亿元,合理增加流动性供给,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4%,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亿元。


  “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努力服务实体经济,稳住经济大盘。”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普惠小微贷款的支持力度。6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8.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


  人民银行持续优化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份,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为2.5%,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20个基点,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


  实现“较高增长、较低通胀”


  统计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稳杠杆促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宏观杠杆率连续五个季度净下降,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的政策空间。从国际比较看,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


  阮健弘分析,中国以温和的宏观杠杆率增幅支持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说明宏观政策有力、有度、有效。今年一季度,我国的宏观杠杆率是277.1%,比上年末高4.6个百分点。阮健弘认为,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既是外部冲击的客观反映,也是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体现。“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阮健弘指出。


  今年二季度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阮健弘分析,居民储蓄存款意愿的边际上升,投资意愿的边际下降,主要是由于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局部地区有所反复,居民对流动性的偏好有所上升。同时,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预计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居民的投资意愿将逐步恢复,消费意愿将稳步回归。(记者 温源)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双支柱”框架+协调监管 应对潜在上升金融风险

    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及“一行三会”高层均表示,需警惕后危机时代潜在上升的金融风险,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同时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7-03-27
  •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我国对外金融资产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晚间公布《2016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内容显示,2016年,我国对外金融资产中民间部门持有占比首次过半。
    2017-03-31
  • 财政资本双管齐下 金融支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依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会议要求,要健全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增强新动能成长动力。
    2017-04-10
  • 国资委推动央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金融机构跃跃欲试

    在近日召开的国资委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和战略发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单位有序迁入雄安新区,大力支持中央企业将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端服务业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2017-04-1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