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4% 自贸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02





  商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4%(下同),折合1123.5亿美元,增长21.8%。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5月份起,我们实施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统计调查制度》,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全口径数据,同比为不含上述领域的可比口径。”商务部外资司司长陈春江在同日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实现高增长,意味着海外中长期资金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向好充满信心,体现了中国市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71.3亿元,增长9.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1.1%,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4.4%。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7.2%、26.1%和13.9%(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5.6%、25%和43.9%。


  “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增长16.8%,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积吸引了近16.6%的外资。”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杨涛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明明认为,今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稳定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例如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二是加大稳外资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


  如何为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经营提供更多便利?明明表示,地方层面,可以通过制定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举办展会和座谈会等办法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国家层面,可以在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外商投资法等方面继续发力。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要继续着力打造一个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营商环境,通过确保公平竞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让外资放心投资、扩大投资、长期投资。


  陈春江表示,商务部将坚持促增量、稳存量并举,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下半年,着重开展五方面工作:一是抓紧推出新的稳外资政策措施;二是加大投资促进力度;三是提升外资服务水平;四是推动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展望三季度,明明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可以预见的是,三季度我国将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856亿元——成色十足外资稳

    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856亿元——成色十足外资稳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下滑,跌至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顺利实现“稳外资”目标,利用外资创历史新高。
    2019-02-28
  • 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7% 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7% 增速创今年以来新高

    商务部1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197 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 6%。这是前7月我国吸引外资增速由负转正后又一次正增长,4月以来,我国吸收外资的单月数据已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
    2020-09-14
  • 前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6.3% 延续向好态势

    前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6.3% 延续向好态势

    商务部12月15日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9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其中,11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020-12-20
  •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创新高 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创新高 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商务部20日发布的2020年我国利用外资成绩单显示:去年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2021-01-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