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数据亮眼 外贸保持高景气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08





  中国港口协会8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下旬,中港协监测的沿海重点枢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延续两位数高增长。上港集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港7月预计集装箱吞吐量完成超430万标准箱,创历史同期新高。


  专家认为,在各项前瞻性指标表现较好的情况下,7月出口同比增速会保持较高水平,外贸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外贸货物吞吐量进一步恢复


  从港口方面的外贸前瞻性数据看,7月以来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环比反弹迹象均比较明显。


  数据显示,7月以来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较6月进一步恢复,7月下旬表现尤为亮眼。7月下旬(7月21日至31日),中港协监测的沿海重点枢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12.7%(7月中旬为5.9%),沿海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9.3%(7月中旬为7.3%)。从7月整体看,中港协重点监测的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3%(6月为同比减少3.4%)。


  此外,数据显示,7月以来,义乌小商品指数中的出口价格指数一直保持在100以上(指数基点为100),5月和6月该指数均在100以下。这表明,7月以来小商品贸易景气度有所回升。


  出口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多家机构预计,在供应链有保障、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多因素影响下,出口仍将保持高景气度,7月按美元计出口将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预计,7月出口同比增长16%。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对这一数据的预计为同比增长14%。“虽然近期数据显示海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我国制造业供给优势将部分缓冲出口同比增速下行压力,出口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张文朗说。


  同时,各地稳外贸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比如,江苏近日出台的《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若干措施》,从大力促进外贸物流畅通、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等方面提出12条具体举措,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工作顺利开展。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认为,国内供应链和物流运输链显示较强韧性。在全球能源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我国在能源供给、供应链稳定性、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占优势,有利于支撑我国出口。海外需求基本面仍有保证,7月美国和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位于荣枯线之上,需求继续修复,生产活动处于扩张区间。此外,海外通胀仍处于高位,价格因素仍将对我国出口形成一定支撑。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外贸出现近三年来首次月度逆差

    针对中国外贸今年2月份出现近三年来首次的月度逆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13日回应称,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是正常现象。
    2017-04-14
  • 跨境电商试点一年:拉动地方外贸转型成效初显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即“4·8新政”出台已历一周年。一年来,电商行业有人欢喜有人愁,经历阵痛也满怀希望。
    2017-04-14
  • 春季广交会释放外贸回暖信号

    第121届广交会日前进入第二期。从已经结束的第一期展会情况看,受全球市场回暖等周期性因素影响,以及我国支持外贸发展政策的效果显现,我国外贸企稳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
    2017-04-28
  • 从外贸“晴雨表”看中国经济底气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 8%,表现“亮眼”。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企业如何看?怎样在“黑天鹅”频频的国际环境中求得更好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给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新机遇?
    2017-04-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