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首飞成功“中国制造”迈向更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5-07





  中国大型客机C919于5日在上海首飞成功,引发全球关注。专家和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发展潜力的体现,也展现了中国提升制造业水平、跻身全球民用航空工业强国的雄心。
 
  博采众长的研发模式
 
  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所航空工程师尼古拉·雅库博维奇认为,C919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研制大飞机的航空工业在顺利运转并且发展到了更高水平。
 
  雅库博维奇表示,虽然C919的很多零部件来自国际上的不同商家,其研制单位却能用先进的设计方案将这些零部件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优化组合。这一方式是国际航空器制造企业的通行做法,这种研发模式可以博采众长,降低研制成本,节省研发时间,有助更快提高技术水平。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叶伟指出,总体集成正是大飞机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航空制造业的一大难点,集成技术的突破正是中国航空制造业取得巨大进步的标志。
 
  叶伟说,为了与国际标准对接,这款大飞机堪称全球合作的典范。其发动机、航电、飞控等来自多个欧美合资或独资公司,供应商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霍尼韦尔公司等,可谓遍布全球。
 
  中国发展潜力的体现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罗尼·林斯认为,C919首飞是“中国制造”迈向更强的一步,因为飞机制造不同于其他制造业,需要复杂的专业技术和安全保障。
 
  林斯指出,目前全球大型客机市场依然由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统治”,巴西的飞机制造业在小型客机和商务机领域拥有一定优势。中国产大型客机的出现是对全球航空工业市场的重组,这不仅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体现,也是经济发展潜力的体现。
 
  阿根廷德莱昂律师事务所国际法专家保拉·德西蒙认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首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给发展中国家增添了信心。中国技术上取得的突破也激励着其他国家增加对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并对全球商用飞机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发表文章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进入了一个产业链十分复杂的行业。国产大飞机的制造是中国由“世界工厂”转变为高科技生产者计划的一部分。
 
  文章说,中国首款大型客机5日的试飞让其制造商中国商飞改变了空客和波音在全球的支配地位。
 
  追赶欧美航空工业的一步
 
  “中国对实现航空各个方面的独立自主感兴趣,”美国研究航空市场的国际预测公司航空专家道格拉斯·罗伊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希望在商用飞机领域追赶欧洲、美国,这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中国商飞将来有可能成为航空业的一个主角,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提供航空业咨询服务的美国利厄姆公司创始人斯科特·汉密尔顿说,C919将是中国下一代客机的基础。如果C919获得成功,中国接下来研发宽体客机,那么中国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加强。
 
  从事航空业咨询的美国航空洞察研究公司航空业与防务市场分析主管米歇尔·梅吕佐认为,中国商飞的成长将是循序渐进的,先集中精力于国内市场,然后逐步过渡。中国本身就是C919的重要市场,中国国内对客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盟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认证,C919的市场将更为广阔。
 
  泰国《商业报》评价称,C919成功首飞,意味着中国继美国、俄罗斯及欧盟后,登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王者宝座。制造大型客运飞机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符,这一战略重视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研究员瓦西里·卡申认为,中国市场是国际飞机制造企业争夺的重点,如果C919在中国市场畅销,其销售利润就足以超过其研制成本,这是中国飞机制造商的潜在优势。依托自身庞大的民航市场和本国银行的支持,中国飞机制造商终有一天会与目前占据领先地位的欧美同行并驾齐驱。(执笔记者:李雯;参与记者:赵焱、陈威华、张毅荣、林小春、马丹、倪瑞捷、栾海、杨舟)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

    振兴实体经济,重振“中国制造”雄风,根本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从提高产品品质入手,应以“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进行“二次创业”,
    2017-03-21
  • 我国正描绘中国制造“新版图”

    记者12日从工信部获悉,《“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正在组织修订,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
    2017-03-21
  • 增加中国制造的话语权主动权

    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挑战、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双重压力。
    2017-03-21
  •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
    2017-03-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