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国资国企改革五年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27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背景下,今年我国国有企业经营实现“开门红”:1月至5月,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5万亿元、利润总额99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1.2%。
 
  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同期最佳的背后,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挺进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形成,重大举措层层落实,鲜活实践不断涌现,为国有企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顶层设计立柱架梁 十项试点全面铺开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年底前,国资委监管的央企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业内人士评价称,这是国有企业改革整体向前推进的又一重要举措。
 
  经济体制改革是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国企改革又被视为其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改革“先手棋”是什么?“当头炮”打哪里?需要精心布局、谋定后动。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围绕这份纲领性文件,国企分类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党的领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有了明确的“设计图”“施工图”,发力才能更精准,牵引作用才能更强。
 
  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十项改革试点渐次铺开,在探索新体制、新模式、新办法方面成效斐然。
 
  例如,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0%,建设规范董事会的央企已有80多家,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混改稳妥实施,到2016年底央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为68.9%,上市公司的资产、营收和利润总额在央企整体占比分别达到61.3%、62.8%和76.2%,国有资本功能不断放大。
 
  伴随改革红利释放,18家改革试点企业经营业绩优于中央企业同期水平,正成为央企经济效益快速回升的“新引擎”,为更大范围改革实践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力供给侧 “加”“减”之间促改革
 
  山东能源集团旗下肥矿集团有着60年历史,曾是当地明星企业,但近年由于发展环境变化以及经营决策失误,陷入了资不抵债困境。经过10个月协商,这家“僵尸企业”去年成功重组,目前已走上盈利的道路,分流的1.5万名职工顺利得到安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基础在于企业改革,其中国有企业是主力军,也是主战场。近年来,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朝着明确的主攻方向持续发力:
 
  ——瘦身健体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累计减少法人5744户,减少管理费用101.5亿元。2016年,全国国资系统共清理退出“僵尸企业”4977户,退出钢铁产能4230万吨、煤炭产能20629万吨,分别占了全国退出产能的八成和七成以上。
 
  ——战略重组扎实推进。近年来,中国北车与中国南车、宝钢与武钢等16对央企重组整合,国资委监管央企已调整至101家;设立了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
 
  ——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三供一业”(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到去年底总体进度已完成1/3,预计2017年底将达70%。
 
  瘦身健体做“减法”,转型升级做“加法”。
 
  统计显示,央企研发经费已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四分之一。2013年至2016年国家科技奖励中,中央企业获得335个奖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3。此外,中央企业还搭建各类高水平“双创”平台518个。
 
  “铺天盖地”的双创成果与“顶天立地”的科技突破相辅相成,正成为孕育国企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从“管企业”迈向“管资本”
 
  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国资监管也在变革中转型。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了国资委“管资本”的重点职能,厘清了国资监管的权责边界。
 
  业内认为,这份文件标志着国资监管机构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放权”成为关键词。
 
  国资委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精简工作事项43项,其中取消监管事项26项、下放9项、授权监管8项,涉及企业规划投资、产权管理、薪酬分配、改革重组、财务管理等领域。
 
  国有资产是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守护好、防流失。
 
  近年来,国资委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并不断强化当期和事中监督,形成发现、调查、处理问题的监督工作闭环;积极推动出资人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累计向22家中央企业委派了总会计师。派出89个检查组对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13年至2016年,央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平均为107%。
 
  成效初显,任重道远。当前,各项改革措施正在加快落地,国资国企改革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必须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深化改革,追求实效,为国资国企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动能。(记者王希、陈灏)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天津等20多个省市推进员工持股 试点企业将扩围

    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天津、北京、上海、江西、山东、广东、重庆等20多个省市明确要推进地方国企员工持股试点,并且多个省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落实意见或方案已经出台,试点企业名单将进一步扩围。
    2017-05-03
  • 多项数据增速趋缓 财税、国企改革效应可期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春季号指出,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 9%、6 7%、6 6%、6 5%,呈现稳中微降的发展趋势。
    2017-05-05
  • 国企改革重磅文件出炉 国资委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

    在各地国企改革风生水起之际,国资国企改革再添重磅文件。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明确要求调整优化国资监管职能,改进监管方式手段,着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017-05-11
  • 国企改革新动向:混改提速升级改制年内“收尾”

    今年以来,国企改革主要在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力?成效如何?下一步将有什么新动向?国务院国资委2日举行新闻吹风会回应了相关热点。
    2017-06-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