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中国品牌 供给侧如何发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11





  5月10日,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当天,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话题展开对话。在这条转变之路上,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如何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来自相关部委和地方的官员共同探讨如何从供给侧发力锻造中国品牌。


  科技创新,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主要引导企业练内功,弘扬耐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品质,打造品牌,推动供给结构的加快升级。”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论坛上首先发声。年勇认为,产品由生产者制造,属于供给侧,品牌由消费者认同而形成,属于需求侧,除了通过改善消费环境等举措从需求侧发力,也要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强品牌竞争力。


  塑造中国品牌,很多省市通过向高端高新产业攀升,向产业链的“微笑曲线”两端升级,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介绍说,打造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是上海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手段。高端制造业方面,上海拥有长三角最全的汽车产业链,同时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高端服务业方面,让生活性服务更加精细精致,让生产性服务业更加专业高端。“我们还希望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力,能辐射到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为‘一带一路’建设乃至全世界服务。”许昆林说。


  传统产业密集的江苏省近年来聚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介绍说,江苏省瞄准“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世界上能够有竞争力的新兴产品的生产基地”的目标发展,涌现出一系列高端高新产业标杆,比如,徐州的工程机械、南京的智能电网、泰州的生物医药和无锡的物联网建设,等等。“目前,我们已经有超过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撑整个产业的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产业当中的占比是43%,制造业名牌产品占整个工业销售的35%。”马秋林表示,产业攀升成为江苏品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更是高端高新产业带动品牌崛起的标杆。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深圳已经拥有1.1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一起联动,全市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达到700亿,占深圳GDP的4.13%。”深圳市副市长刘庆生说。


  质量优先,品牌培养和保护一起抓


  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主要因素是什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给出了答案:“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产品和服务的调查。66.7%的消费者认为,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首先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需要政府部门将“培养”和“保护”一起抓。黄国梁认为,品牌保护方面,通过综合执法,打击假冒伪劣,增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品牌的动力。品牌培育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检测手段,要通过检测、认证,支持企业更好提升质量,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强对成长中的企业品牌的指导和服务。


  加强品牌保护和培育,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陈文彤认为,可以从遏制商标恶意抢注和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入手。陈文彤介绍说,我国连续17年在全世界商标申请量遥遥领先,查处商标违法工作也成绩斐然,去年一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01万件。今后要把市场监管、保护工作的关口进一步前移,以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及老字号商标为重点,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也表示,加大监管保护力度是保证品牌质量的利器。唐珂以五常大米为例说明,市场上充斥很多假的五常大米,农业农村部通过定点生产、封闭加工、销售专卖、假一罚十等各环节监管维护这一品牌。


  质量优先,提升品牌,各省市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比如,浙江省通过创建标准、加强认证提升产品质量。浙江省副省长陈伟俊介绍说,目前已经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44项,有172家企业获得了270项认证。这些认证企业当中,在品牌价值、市场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明显好于同类企业。


  传承文化,老字号焕发青春活力


  宽窄巷子、自贡彩灯、巴蜀画派、川剧变脸……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川文化品牌。在论坛上,四川省副省长王一宏表示,要注重保持特色、注重文化底色,是四川省品牌建设的深刻体会。“品牌的创建不仅要依靠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更重要的是文化底色或者说文化血脉的灌注和延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消费体验当中品出巴蜀的味道、川人的情怀和中国的风韵。”王一宏说。


  保持中国特色,传承中国文化,老字号面临着新的发展历史机遇。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介绍说,从2006年“振兴中华老字号”的工程开始到目前为止,商务部认定了1128家中华老字号。“新时代对老字号必然要提出新要求。”尹虹表示,老字号应该更好地适应当前消费升级的需要,如果老字号企业还是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固步自封,那老字号所拥有的传统记忆、独特服务、文化情怀很难再传承下去。


  如何进一步促进老字号品牌的发展?


  首先应该继续优化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环境。尹虹介绍说,商务部等部门制定了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意见,从老字号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商务部还着手起草了老字号认定、保护的管理办法,希望能够动态管理老字号,并用法律手段保护老字号。


  二是推动老字号不断创新。一方面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推动老字号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借助现在的网络优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优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尹虹说。


  三是鼓励老字号企业积极创新、大胆作为。商务部将加大对老字号的宣传,准备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拍摄百集老字号微电影。尹虹表示:“希望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老字号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希望老字号企业在新时代能够焕发出新光彩,为推进品牌强国战略注入正能量。”(记者 赵展慧)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抓住机遇 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赵昌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的发言可以用三个观点来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产业变革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
    2017-03-20
  • “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

    振兴实体经济,重振“中国制造”雄风,根本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从提高产品品质入手,应以“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进行“二次创业”,
    2017-03-21
  • 我国正描绘中国制造“新版图”

    记者12日从工信部获悉,《“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正在组织修订,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
    2017-03-21
  • 增加中国制造的话语权主动权

    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挑战、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双重压力。
    2017-03-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