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口不断扩大 集成电路产业呼唤中国“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25






近日,福建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的技术人员在调试低压侧20千伏出线智能变电站“四遥”设备。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我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品种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亟需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造出中国“芯”。在此过程中,人才的补充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到2030年集成电路人才缺口预计将达30万至50万人,因此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成为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难点——


  “与迅猛发展的、庞大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品种和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许多核心器件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地。”日前,在由中国科协和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新时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表示,我国必须充分利用不断增长的市场资源,在产业机制、资本投入、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育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


  产业规模5年翻番


  “过去,几乎所有U盘里没有一颗芯片是我们自己造的。”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士宁介绍,该公司2017年成功研发我国首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实现了中国存储芯片“零”的突破,并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在存储器领域,过去我国几乎完全依赖进口,长江存储取得的突破为我国填补了这一技术空白。自2008年我国启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集成电路高端制造装备从无到有,制造与封装集成工艺由弱变强,不断填补空白,产业驶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据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从2013年的2508.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5411.3亿元,5年翻了一番;2017年增速达24.8%,首次实现了设计、制造和封装3个分支的增长均超过20%。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产业链培育和布局基本完成,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配套支撑等各领域实力都不断增强。”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说。


  王阳元介绍,现在我国已经可以设计制造7nm先进工艺的高端芯片,部分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已经成功在国内外得到应用,在低功耗器件、新结构器件和设计方法学领域也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始创新成果。


  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从2006年开始,集成电路产品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宗进口产品;从2013年至今,每年我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额都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指出,巨大逆差源于我国中高端集成电路产品对外依赖程度高,32%的关键材料在我国仍属空白,关键设备、元器件和技术等受制于人。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181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54%。“虽然市场巨大,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大而不强,主流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自主可控程度依然不够。”曲维枝说。


  “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叶甜春说,如何实现“替代—创新—引领”的转变是下一阶段主要任务;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是必由之路,我国需要更专业的投融资平台和最宽松的信贷政策扶持。


  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魏少军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要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并长期积累。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和设计能力不同步,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人才缺口不断扩大


  “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技术人员30万人,目前人才存量仅有12.5万人,我们面临着高达17.5万的人才缺口。”王阳元指出,我国半导体产业一直以来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预计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至50万人,“人才荒”现象严峻。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要素包括政策、资本、市场、人才和技术等,尤其需要密集而持续的资金投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以来,资本已经日趋活跃,但关键还在于人才。


  “必须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领军人才。”王阳元强调,人才紧缺是当前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靠人才引进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持续不断地培养人才。因此,必须对现有人才评估体系、学科分布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


  “应把微电子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并增加招生名额。同时,人才培养要加强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企业要从人才培养阶段就开始介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置资源。”王阳元说。


  “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都需要长期投入,人才培养问题更要特别重视。”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如表示,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下,成立微电子学一级学科具有迫切性。“应当分阶段、分层次建立高效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探讨解决近期产业技术中涉及的基础问题,探索与储备未来技术前沿,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并成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实训基地,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记者 郭静原)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产值仅占全球6%-7% 集成电路产品国产化迫在眉睫

    产值仅占全球6%-7% 集成电路产品国产化迫在眉睫

    作为“名副其实”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大国,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接近全球出货总量的1 3。而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国内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的6%至7%。
    2017-09-18
  •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破千亿 诸多短板犹待破解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破千亿 诸多短板犹待破解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但专家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配套的设备与材料发展不足等短板犹待破解。
    2017-10-11
  • 我国集成电路迎来投资热潮 发展短板亟待破解

    我国集成电路迎来投资热潮 发展短板亟待破解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年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受利好因素影响,国内正迎来新一轮集成电路投资热潮。有关专家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配套的设备与材料发展不足等短板...
    2017-10-20
  •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集成电路产业迫在眉睫

    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集成电路产业迫在眉睫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但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发展自主...
    2018-04-0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