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业兼并重组,专家提醒谨防后遗症


作者:于大勇    时间:2013-08-22





  近日的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鼓励昌河汽车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此消息一出,再度把长安集团与昌河汽车数年来因兼并重组而起的恩恩怨怨推向前台,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深度思索:到底怎样的兼并重组之路才符合国情,符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

  “拉郎配”貌合神离

  知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表示,2009年长安集团对昌河汽车进行重组时,由于企业之间事先没有充分协商,也没有确定完善的重组方案,更没有对职工进行说明,造成重组后难以优化资源配置,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介绍,长安集团当年并购昌河汽车是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导的行政性划拨,并非双方意愿:长安集团方面有自己完善的布局,并不愿意重组亏损多年的昌河汽车,而昌河汽车也希望自己独立发展。

  在此情形下,长安集团希望通过对昌河汽车的整合,使其总体产销规模更上一个台阶,却在昌河汽车遇到了阻碍。

  2012年1月,长安集团计划将昌河铃木的生产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使用,遭到昌河汽车方面的强烈抵制。随后,长安集团作出妥协并承诺维持昌河汽车当时的格局和发展状况不变,长安集团派驻到昌河汽车的管理人员几乎全部退出昌河汽车的管理层。

  此次事件之后,昌河汽车与长安集团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几乎没有调和的余地。而随着昌河汽车旗下昌河铃木市场业绩日渐好转,也给了昌河汽车要求“独立”的底气,加上当地政府的支持,昌河汽车更加坚定了“独立”的信心。

  平衡地方利益是难点

  专家表示,推进国内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最大的障碍在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中国汽车企业体制成分复杂,有国有的、民营的,有中央直属的、省市管辖的,利益涉及方方面面。

  在昌河汽车与长安集团分分合合的背后,地方政府的身影若隐若现。

  据了解,早在2010年5月,昌河汽车所在地的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府就与长安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长安集团将在景德镇市洪源镇新建占地面积达1.5万亩的汽车工业基地,初步规划基地年产整车50万辆、发动机30万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长安集团放弃了该基地,致使其形象在当地政府眼中严重受损。

  2012年,长安集团在未与地方政府沟通的情况下自行上报国家发改委,请求将昌河铃木的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对此,江西省发改委和景德镇市政府向有关部门联合呈送《江西省政府关于要求将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企业生产资质保留在江西的函》,并向国家发改委进行了汇报。随后,国家发改委答复称,长安集团提出的撤销昌铃公司及变更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意见,未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商,未经企业职代会讨论通过,国家发改委不予发文。

  知名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长安集团既然已经收购了昌河汽车,进行整合顺理成章。然而,长安汽车集团的整合被昌河汽车及当地政府视为对其核心资源(生产资质)的剥夺。双方意见的尖锐对立,使长安汽车集团对于昌河汽车空有母公司之名,却没有控制之实。

  汽车工业与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紧密相连,地方政府自然不愿意当地汽车企业被外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因此兼并重组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非常高。

  今年1月下旬,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及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汽车、钢铁等九大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服务管理体系,努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行政行为。”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坦言,目前国内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最大难点是要打破地方利益保护。

  今年5月,东风汽车公司和福建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风汽车出资入股福汽集团,拖延多年的福汽集团重组案终于尘埃落定,这也成为继2009年以来广汽并购长丰,长安兼并哈飞、昌河,广汽重组吉奥汽车,北汽兼并广州宝龙之后,国内汽车行业又一重大重组整合事件。值得关注的是,代表福汽签约的是作为其大股东的福建省政府。

  贾新光认为,汽车产业往往都是各地的支柱产业,牵动着地方利益。因此,只有市场竞争导致汽车企业遭遇真正的压力必须寻求“靠山”和渠道时,中国汽车行业才能迎来真正的兼并重组,进而使企业做大做强。

  如何才能1+1>2

  专家表示,成功的兼并重组需要以大集团为核心,并依赖其研发平台、管理平台、文化平台,以及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文化模式,发挥整合能力,这是确保兼并重组成功的必要条件和根本手段。
  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

  2007年4月上汽并购南汽时,南汽几乎处于全面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05年南汽亏损3.8亿元,2006年除了依维柯项目有所盈利外,其他项目都在亏损。2007年12月底,上汽正式重组南汽,原南汽整车资产作为新南汽,成为上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上海汽车全资子公司,而原南汽零部件及其他资产则进入上汽与南汽母公司跃进集团组建的合资企业东华汽车。在资产整合方面,上汽对南汽原生产基地进行重新利用,后将原南京菲亚特工厂转买给上海大众。产品方面,在上汽对旗下产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思路下,上汽荣威和南汽名爵开始不断强化各自的差异化风格,并向不同的细分市场进军。与此同时,当初南汽惟一盈利的依维柯也增强了上汽的商用车板块。重组后的第一年,新南汽减亏40%,第二年又减亏40%,到2010年全面实现盈利。

  相比上汽重组南汽的成功,长安集团对昌河汽车的整合却一路坎坷。兼并重组后,虽然长安集团对昌河汽车在采购供应链方面进行了整合,但是在产品规划、共同研发、渠道整合等多个方面没能及时跟进,没能发挥真正使双方受益的协同效应。不仅如此,在国内微客市场的全面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兼并重组之后的昌河汽车与长安集团在微车市场陷入同质比拼和同门竞争泥沼。

  专家表示,我国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影子。主导兼并重组的企业很难严格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资产的优化重组,必须要“充分照顾”地方利益,这也增加了国内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难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企业规模优势,是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初衷,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倘若违背市场规律,就会出现整合后1+1<2的尴尬。真正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关键,是地方政府与企业观念的转变。只有放开心态,本着对企业负责任、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进行兼并重组,才可能产生1+1>2的效果。(本报记者 于大勇报道)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