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电力盘点“美丽中国”增加发展正能量


作者:赵博    时间:2013-01-04





源新政带来发展活力


  2012年,厂网分开改革后的电力工业走过了光辉的十年。这一年,众多能源行业政策的密集发布,为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理顺煤电价格突破口已现


  2012年,阶梯电价的实施以及煤电价格关系的改变,是一段时间以来电价改革上少见的突破和改变。


  我们不妨回眸“变革”前所发生的一切:厂网分开改革后,无情的煤价连续多年恐怖上涨,不仅榨干了发电企业不多的利润,也蚕食了电力企业的活力;而被寄予厚望的“煤电联动”政策以及被迫“上调电价”根本无法改变当时的困境。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推进电价改革,成为业内经久不衰的话题。


  然而,紧张的形势突然在今年有所改观,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电力、煤炭等资源需求的增速也相应放慢。去年底,国家出台煤炭电力价格综合调控方案,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电煤价格逐渐平稳甚至开始下降,发电企业亏损程度有所缓和;此外,国家先后两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电力企业财务成本压力有所减小。


  探讨了几年的电价改革也终于在去年有了眉目,去年末,试行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得到发布;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两会上,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成为重要议题。


  国家的不断定调使得电价改革箭在弦上,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便提出阶梯电价将在上半年在全国施行,全国各地相继召开阶梯电价听证会,7月1日后,阶梯电价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施行。不到半年时间,探讨多年的电价改革终于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改善我国电价结构,促进其逐步趋于合理;是公平负担的用电机制;并能促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对于推行阶梯电价的目标与意义不言而喻,究其综合效果仍有待时间的检验。毕竟,实施阶梯电价只是电价改革的一部分,人们更期盼的,是建立能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今年电监会在发布的《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积极推动电价改革,组织开展电网输电和配电成本的分开核算,积极推动输配电价改革,推动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最终促成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电价机制。


  而关于重点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的传言也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铺天盖地在行业内流传,引起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尽管直至现在仍没有正式文件出台,但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已经释放信号,明年稳步推进以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把实施重点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纳入发展改革系统明年重点工作。


  近期发改委又宣布,为了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当前电煤供需形势和价格变化情况,决定解除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电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无法预知取消限价令对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影响,但这样的改变无疑为接下来的改革预留了空间。


  市场空间逐渐开拓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毋庸置疑,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电力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力促内需的宏观形势下,今年国务院提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要求,即“新36条”。电监会、国家能源局均提出了电力领域细化政策。为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电监会发布 《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在市场准入、监督电网公平调度、可再生能源无歧视接入电网、电价改革等15个领域提出具体意见,大大增强了民间资本进入电力行业的信心;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都明确,我国将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


  民间资本进入电力领域,或许能为电力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激情。今年以来众多民营企业纷纷进军光伏发电领域就是最好的例证。


  事实上,电力市场领域的改革远非这些。今年年初和岁尾,国家电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出《关于江苏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通知》以及《关于黑龙江省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的通知》,电力直接交易得到重视。电监会提出,选择在高新技术比重较大以及其他条件具备的地区积极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


  此外,电监会出台的《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基本规则(试行)》,进一步规范跨省跨区电能交易行为,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美丽中国”增加行业发展正能量


  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量增速明显放缓,两位数增速的省份显著减少,部分月份、部分省份甚至出现负增长;风电消纳问题愈演愈烈、风电制造企业不景气;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市场双反,经历有史以来最难熬的阶段。


  同样是在2012年,我国前10个月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81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占全部上网电量的20.4%,清洁能源消纳持续上升;而截至10月底,全国新增水电1035万千瓦,风电717万千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装机20632万千瓦,同比增长6.9%;风电5589万千瓦,同比增长33.9%,我国清洁能源装机规模以及所占总装机比重持续增长。


  跌宕起伏的2012年注定将在电力工业史上留下特有的印记,但纵观今年国家实施的能源新政,针对新能源领域的政策似乎唱了更多的“主角”,占了更多的“戏份”。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以及风电、太阳能等相关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布,未来3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和明确。


  与此同时,《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通知》、《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等国家针对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瓶颈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发挥力量,国家电网公司新近宣布的接纳6兆瓦以下分布式光伏入网新政,对于急需出口的我国光伏产业可谓是“雪中送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于肩负重大环保责任的电力行业来说,除了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 “加法”,也绝不会放松节能减排的“减法”。


  被称为“世界最严火电环保标准”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在我国实施接近1年,而今年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经历了“十一五”上大压小和脱硫的节能减排高潮后,火电机组步入脱硝时代,这对于众多尚未享受到脱硝电价补贴政策的燃煤火电企业来看,几乎是“难以承受之重”。但电力行业在呼吁政策的同时,没有忘记其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在建设“美丽中国”宏大主题的引领下,电力行业正蓄势待发。(中国电力报、中电新闻网记者 赵博)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