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座IGCC电站投产,煤电产业进入第四阶段


作者:李嘉    时间:2012-12-20





  IGCC作为“绿色煤电”计划的基础,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清洁煤发电技术路线。建设IGCC示范工程,将使我国清洁煤电技术跻身国际前沿,对于我国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

  2012年12月12日,这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日子。作为我国第一座、全球第六座IGCC电站,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正式投产发电,由此,煤电产业的发展进入第四阶段。


  当天,华能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投产暨基于IGCC的绿色煤电国家863计划研究开发示范基地成立大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IGCC电站。


  “五项自主” 国内最环保的燃煤电站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中国被认为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而我国发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50%。而IGCC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融合化工和电力两大行业特点,对煤炭的利用实现了“吃干榨尽”,二氧化碳捕集成本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2004年华能“绿色煤电”计划出台,经过反复酝酿,2009年7月天津265兆瓦IGCC电站示范工程正式开工,成为绿色煤电计划的第一步。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被认知和接受的过程。由于工程造价高、技术不够成熟,IGCC在国内存在争议。同时,“绿色煤电”计划又在国内引发了“IGCC热”。华能在承受各方压力下,创造了技术上的多个国内第一,国内首次采用具有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两段式干煤粉加压纯氧燃烧气化炉以及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发电效率高,环保性能好。华能绿色煤电公司总经理苏文斌表示,该项目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的“五项自主”。经过项目技术难度大、气化炉工程放大倍数大、安全管理风险大、设备安装难度大等重重关卡,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代表世界清洁煤发电技术前沿水平的绿色煤电计划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指出,IGCC发电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是未来清洁、高效煤炭发电主要技术途径之一,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线。


  天津IGCC电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洁净环保的燃煤电站,与常规同等容量的燃煤电站相比,年煤消耗量将减少7万多吨,相应的减排二氧化碳20多万吨,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9.8%,副产品是硫磺,无二次污染,污染物排放接近天然气电站排放水平。


  5年=30年 国际建设最快速的IGCC电站


  从2007年被列为洁净煤发电示范工程,到11月6日完成72+24小时整套试运行,天津IGCC电站与世界同类型项目相比,建设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低。“我们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30年的历程,实现了我国首座IGCC电站的并网发电,这是华能与天津市加强能源领域合作的新典范。”


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表示,这对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能“绿色煤电”计划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采用华能自主研发的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炉,建设一座265兆瓦IGCC示范工程;第二阶段,对IGCC示范工程进行完善和放大,同时研发绿色煤电关键技术;第三阶段,建设实现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示范电站,验证其经济性并进行商业化准备。


  据计划,天津IGCC电站内将建设绿色煤电实验室,研发先进的二氧化碳捕集埋存技术,探索实现煤电站运行过程中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


  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对天津IGCC电站示范工程投产和国家863计划研究开发基地的成立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天津滨海新区是继深圳、浦东之后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具备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天津市将以此次示范工程投产和研发基地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华能的合作,为电站发展和科技研发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华能在天津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地企双方互利共赢。


  【IGCC简介】


  IGCC被国内外公认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环保性能好,污染物的排放量约为常规燃煤电站的10%,脱硫效率可达99%,氮氧化物排放只有常规电站的15%~20%。同时,IGCC能够同CO2捕集与封存相结合,以较低成本大幅度削减CO2排放,相对最容易实现CO2的近零排放。基于IGCC技术,还能同时生产替代天然气、甲醇、汽油、尿素、硫磺及灰渣建材等等,实现电力和化工的联产,有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记者 李嘉)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