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价格水涨船高,棉花价格连续下降


作者:陈云富 龚雯    时间:2012-10-18





  随着气温的走低,又到了一年一度“添衣加裳”的季节。然而,不少消费者发现,在经济增速放缓、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下跌的背景下,“换装”成本不降反升。


  今年以来,虽然CPI同比增速连续下滑,服装、肉蛋、房租等关系民生的产品却接连涨价。随着“衣食住行”节节高,市场期待“看得见的手”适时伸出。


  服装快买不起了


  时逢2012上海购物节,加上中秋和国庆“双节”的提前拉动,应接不暇的商场促销刺激了不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刚入职打算购置职业装的罗小姐说:“在徐家汇商圈看着频频跨越4位数的衣服,已经快买不起了,一件衬衫标价500元到600元,外套则要上千元。”


  “前两年,品牌店的服装在500元至700元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偏贵,但现在若是在商场,一件品牌服装标价1200元至1500元已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常逛商场的杨小姐告诉记者,不论原材料价格怎么变化,商家借着换季再涨一轮基本成了“套路”。


  过季的服装也不便宜,从江苏来上海旅游的陈小姐说:“在亚新百货,3件短袖T恤一起卖可打7折,但仔细一算,平均每件也要150元左右,关键是这些衣服的设计和款式很普通,相对能令人眼前一亮的夏装,都得奔500元以上。”


  如果说在玻璃橱内的服装价格贵,是因为商场、代理商的层层加价,可为何从网上“淘”东西也越来越贵?“淘宝控”蔡女士告诉记者,她每月在淘宝上的消费是2000元左右,其中购买衣服约1000元,但现在网上要想寻到质量靠谱、款式新颖的衣服难度明显加大,且都比以前贵,以前1000元的预算可买5件衣服,现在最多买3件。


  内地高涨的服装价格使得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境外。“一方面是寻求海外的代购机会;另一方面,周边一些白领朋友甚至利用周末到香港购物。”杨小姐说。


  服装棉价为何“两重天”?


  相对于服装价格的涨势,上游原料之一的棉花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国内棉价已连续两年下挫,郑州商品交易所棉价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挫了5.2%。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9月份前20天棉花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接近6%。“在内外需低迷的背景下,棉花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已依赖于收储等政策。”卓创资讯分析师孙立武表示。


  事实上,原料和成品的巨大价差并未转化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财汇的统计显示,上半年纺织服装板块84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64.1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接近20%,其中上半年亏损最大的企业的亏损额,几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


  由于国际市场上棉价跌幅更大,目前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困境重重。数据显示,美国棉花价格指数在2011年下跌超30%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继续下跌超过17%。“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远低于国内,所以纺织企业承受了双重压力——原料价格高于国际同行、市场需求也萎缩。”中信新际分析师张超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宽松政策的实施,普遍上涨的人力、渠道、品牌等环节成本成了吞噬行业利润的“祸首”。比如国内企业比较轻视的品牌打造环节,就需要很大的投入。“品牌投入远高出原料价格,特别是在高档服装价格体系中,原材料价格占比已非常小。”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说。


  “看得见的手”须适时伸出


  除了服装外,实际上,梳理今年以来上涨的主要商品,大多是包括肉蛋、房租等关系民生的选项。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来虽然CPI同比增速连续下滑,但关系民生的生活资料类商品由于成本、货币传导等因素继续上涨,工业产品尤其是包括原油等原材料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明显减轻,不过在近期各大国先后推出宽松政策的背景下,后期输入性、成本推动型通胀双因素很可能“再碰头”。


  “宽松政策会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陈克新表示,在各国相继宣布继续实施宽松政策后,贵金属、原油等金融属性较强的商品会最先反应,而农产品等产品“水涨船高”,跟涨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认为,近期农产品价格的飙升正导致全球再次进入“农业通胀期”,预计食品价格在2013年将再创新高,并将持续到三季度。


  为此,专家指出,面对市场“看不见的手”持续推涨,政府也须适时伸出“看得见的手”:一方面应加强市场监管,增加有效供给,防止中间环节“坐地起价”;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只有多数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居民消费物价上涨的速度,才不会导致实际消费的萎缩,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在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的增速不仅远低于财政收入,也低于企业收入的增长。”有专家指出。(陈云富龚雯)

来源:中国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