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困扰中国,养老产业有待开发


作者:刘小云 孟华    时间:2012-09-21





与全球化趋势一样,21世纪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成为一种人口常态现象,这对大多数国家都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在于,超大规模的老龄人口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相伴。中国将如何应对老龄化,以及中国的养老产业有哪些投资机遇和挑战,成为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热议的话题。


  中国老龄化压力日趋加大三大特点值得关注


  中国是一个面临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有三个特点:一是老龄人口规模大;二是增长速度快;三是城乡不均衡。


  这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在本次夏季达沃斯论坛老龄化分论坛上所做的表述。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也已经达到8.87%。这意味着,尽管中国不是老龄化程度最重的国家,但将长期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测算,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超过了总人口的增长速度,2030年以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陈传书预测中国60岁以上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4.8亿,占世界老龄人口的26%。另外中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去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比重为13.7%,到2050年将达到34%,比世界平均速度快一倍。


  不均衡也是中国老龄化的一个特点。陈传书表示,老龄人口的城乡不均衡,与城镇化加快相关,城镇化过程中很多老人留在了农村,农村老年人口远远高于城市。中国老龄化突出问题在农村。


  “未富先老”老龄化进程矛盾突出将推出五大体系建设


  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未富先老、保障制度不健全、未老先病以及空巢问题都比较突出。


  “未富先老”是我国老龄社会的显著特征。我国人均GDP是日本人均GDP的1/10和美国的1/11,人均GDP水平与这两个国家相差至少100年,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能力还比较低。


  参加论坛的日本欧力士株式会社董事长宫内义彦表示,在日本,由于养老金和医保等社会保障的支出比例很高,例如医保需要老年人20%左右的支出,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支出用于养老,从而打击了年轻人的消费意愿,因此日本的整个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挑战。


  与会人员认为,日本老龄化已经对社会发展造成压力,而中国人口老龄化是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人口迅速转变导致的人口老龄化潜伏着危机;警示政府应在经济、社会制度安排上早做准备,解决不好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陈传书表示,重视这四个矛盾是抓好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关键。他提出首先要努力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做到老有所养。其次要提高健康水平,压缩老年人带病生存时间,缓和生产人与消费人的矛盾。再次要全民参与,人人都要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有养老计划。


  陈传书还提出,应实施应对老龄化战略,大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第一要有战略规划,国家、行业、企业都要制定应对规划,形成系统应对体系。


  第二要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要发挥作用,形成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制,争取2015年能够实现全社会养老覆盖。


  第三要建立养老服务体系,推进9073计划,即90%居家养老,7%公寓与社区养老,3%养老机构养老。


  第四要建立老龄健康支持体系,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和对重大疾病的干预。


  第五要建立社会养老管理体系,要老有所依,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民间、社会组织的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老龄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也将释放出数目庞大的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这意味着,一些产业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中,应将目标市场更多定位于中老年群体上,而非像现在这样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为年轻人设计和宣传产品上。


  实际上,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老龄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从养老服务业、老年卫生保健业到老年文化娱乐业、老年金融保险业等十余个门类。


  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2011年我国有650万个床位空缺。此外,目前全国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按照国际上5∶1的护工需求量,缺口将近1000万人。这都将给企业投资提供良好的机遇。


  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南开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以长期照料服务业为例,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平均生活不能自理率为8.8%,全国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数量2020年将超过2000万人。如此庞大人群的长期照料服务需求,仅靠家庭和政府是解决不了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长期照料服务机构,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积极兴办相关服务设施,尽快建立长期照料服务制度,特别是长期照料保险制度。


  然而,当前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除消费水平低以及市场环境不完善等来自老年群体自身的问题外,眼下中国老龄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来源渠道少,市场开发研究不足等问题都十分突出。


  而政策不明朗,政府、社会、市场分工不明确;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缺失,发展无序化;专业人才队伍薄弱,产业发展内力支撑不足;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产品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明显滞后等,均是中国发展老龄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困难。(刘小云孟华/文)

来源:中国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