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模式难以为继,产业集群优势变成“双刃剑”


时间:2012-09-05





过去的二十多年,东莞通过提供土地、厂房,周边地区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外资办厂加工出口,创造出一度令人艳羡的东莞模式。这种高效的模式,曾给东莞带来了辉煌,以致坊间一度流传“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说法。2007年,东莞GDP突破3000亿元,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城市排名中,列第8位。

  东莞市政府顾问、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东莞是以加工贸易企业为主,或者围绕加工贸易系统的配套企业,主要为了出口,行业也比较集中,比如电子、衣服鞋帽。”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配套体系,同等条件下,在东莞做代工贸易会更便利。

  “当市场变化快,一些国外厂商,考虑成本问题可能就会转移到东南亚,东莞方面就会失去订单。这就是容易被替代的方面,即便有产业集群,但这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步削弱。”林江分析说,“一旦打开缺口,产品订单转移到其他市场,跟随产品做的配套企业也会随之转移。这样东莞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企业外迁“,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表示,东莞的产业主要特征是两头在外,在2008年以前,都是通过先进口、后出口来获得附加值,赚取加工费用,但费用比较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都处于低速增长期,甚至不排除某些地区比如欧元区的需求正在萎缩,这对于东莞地区的压力很大。

  其实,产业集群优势也是一把双刃剑。林江表示,“东莞比较尴尬的是,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并不容易,不愿轻易放弃订单,或者干脆依赖于此,不能自拔。这个体系反过来会限制东莞做其他方面的转型或者努力。”

  早在1994年的时候,东莞就提出“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实施“三个转变”的战略构想:即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然而,在此后的十多年,东莞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实质效果并不明显。黄埔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东莞出口到美国和欧盟比例占到50%左右,其中90%左右均为加工贸易。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莞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便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总量,形成了密集的工业集群,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比如产业规划不够,导致“满天星斗,不见明月”。

  陆磊表示,目前东莞面临的问题是,工业化走到后期的后工业化该做什么。后工业化无非是两种方向:一个是再工业化,沿着工业化的脚步能不能更高的智能化,以形成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还是工业化,做设计,用更好的设计水准使原有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另一个是去工业化,不再走工业化道路,而是改走服务业道路,工业被视为第二产业。这两种思路在理论上都有道理,但实践者面临的难题是,能不能走得通。如果这两条道路走不通,最后的结果就是工业化死掉,也就所说的产业“空心化”,既没有升级,进行再工业化的改造;也没有进行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就会面临空心化。

来源:中国证券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