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已停一个半月,家电拆解业面临断炊


作者:刘红杰 王明慧    时间:2012-02-20





以旧换新已停一个半月,旧货来源成问题

  家电拆解正规军面临“断炊”

本报记者 刘红杰 实习生 王明慧

  “300多员工该咋办?”近日,工人的安置问题成了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来永的头疼事。去年12月31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画上了句号,这也意味着,家电拆解正规军的好日子暂时告一段落。仅仅一个半月,它们就走到了面临“断炊”的风口浪尖。我省家电以旧换新的三家正规拆解企业,正期待着国家扶持政策早日出台。

  无货可拆,工人不得不分流

  在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的作业车间,去氟、粉碎、拆解、分离……2.4分钟以后,一台原本还算完整的废旧冰箱就变成了一堆堆铜、铁、铝、塑料和泡沫的颗粒,而且各自分离、互不相扰。

  但这种忙碌的场景维持不了多少时日了,到3月份,家电以旧换新的存货就会全部处理完毕,后续无“粮”,300多员工咋办?这种困境让常务副总经理许来永最近很焦虑,“以旧换新政策终止对我们影响太大了,3月份之后,我们的工人就没事干了,非常头疼。我一个礼拜开几次会,研究工人分流方案。”

  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是我省家电“以旧换新”3个正规拆解企业。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家电业务部经理张艳艳的日子也不轻松。“以旧换新的废旧家电占我们公司电子废弃物的70%以上,政策终止影响非常大。另外30%的量没有政策补贴,基本上没有利润。”

  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与前两家类似。“现在车间大部分处于停工状态,工人有的分流到报废汽车,有的走了。”营销总监李翔无奈地说。

  来自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15日,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拆解3301264台废旧家电,烟台鑫广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累计拆解2812979台,山东中绿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累计拆解4018564台,合计10132807台。

  没了政策,拆解越多亏损越多

  家电以旧换新对正规拆解企业来说是强心剂。李翔说,国家拿出专项资金,补贴给消费者,调动他们交出废旧家电的积极性;给回收企业运输补贴,给拆解企业拆解补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回收企业把废旧家电和家电以旧换新凭证交给我们拆解企业,我们向他们垫付运输补贴,然后国家再把补贴给我们。一般来说,一台21英寸电视机,150公里以内的给20元运输补贴,150公里以外的给30元运输补贴。”

  三家拆解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直言,如果没有以旧换新政策,亏损不可避免。

  “我们中绿公司建于2006年,一年拆解20万台左右废旧家电,每年亏损200多万元。2009年下半年开始家电以旧换新,2010年我们就转亏为盈,政策效应立竿见影。”许来永说。

  许来永介绍,以14英寸的电视机为例,市场回收价为70元,但拆解后的产出物只能卖40元,把荧光粉、线路板、玻璃等废弃物处理掉还要10元成本,算下来拆解一台电视机要亏40元。“拆解得越多,亏损越多,只能选择停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