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充换电站建设面临双面夹击


时间:2012-02-20





三大油企、民营电池厂商纷纷介入充换电站建设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经过将近两年多次修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在2011年最后关头仍未能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批。显然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其中各方利益博弈相持不下,总体发展路线也因此一时难以出台。但或许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车一直以来的政策驱动模式将暂告一段落,让市场选择或许正悄然成为另一种选择。


  而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市场机会中,未来最有想象空间的不是生产电动汽车的汽车厂商,而是电动汽车电池的运营商。它的想象空间在于:如果中国土地上跑的所有汽车都换成电动车,三大石油公司的巨额收益将由电池运营商取而代之。


  所以,在汽车厂商还在为标准的缺失犹豫不前的时候,看好未来电池运营市场的各大机构已经开始手掷重金,跑马圈地。


  这是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市场,虽然一切还在萌芽状态中,但谁也不甘落后,两大电网公司已跃跃欲试,而三大石油公司也将增加非油业务收入纳入公司战略,意欲借助现有终端网络优势对充换电站建设跃跃欲试。而在这些大央企利益交织的的缝隙中,一些民企电池厂商也看好机会试图进入。


  两大电网公司发力


  来自两大电网公司的消息显示,2012年是两大电网公司发力充换电站建设的重要年份。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日前表示,2012年国家电网要力推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将优化电动汽车电池的充换电服务运营模式,推进重点城市、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国家电网已在北京、苏沪杭、青岛等城市建成了一批电动汽车充换电示范工程,新建了156座充换电站和6252个充电桩。“国家电网正在加速构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北京地区已建成12座充换电站、274个充电桩,能够服务1140辆电动汽车。到“十二五”末,公交、环卫车及乘用车充换电服务半径将不超过5000米,并形成以北京为核心、通达周边的环渤海充换电服务网络。”来自国家电网的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


  对于国家电网在充换电站建设上的高调发力,南方电网也不示弱,表示2012年将准备在五省大规模推行充换电站建设,也将在重要高速公路服务站布局充换电站。此前南方电网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一家专业的电动汽车网络供应商Better Place,该公司号称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快速换电技术,并且已经在日本东京做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出租车换电项目。2011年12月12日,南方电网与Better Place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广州启用了中国第一个电动车电池换电站体验中心。


  两大电网公司之间会产生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两大电网公司成立之时早已形成割据。南方电网,正如其名,只是为中国南方和西南五省供电——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而另外的26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由中国另外一个电网公司——国家电网供电。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方面,也将呈现出这种地盘上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电网公司都将发力点选择在了换电站的建设方面。对这一现象,河南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表示,“当前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的两大发展瓶颈之一,是电动汽车"整车带电池"销售会因电池价格昂贵而拔高整车价格,影响销路。理想的换电模式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此前,刘振亚也表示,电动汽车的电池由电站提供,卖汽车的不用收电池钱,买车的不付电池钱只付电费。充电池内安装有芯片,国家电网将通过芯片了解到汽车的位置,以及汽车还有多少电量,从而提醒司机是否要充电,以及附近充电站的位置。充换电站将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对换下来的电池进行集中充电。新电池会用在电动汽车上,而旧电池则会用到储电站上作为储能装置,最后回收翻新再利用。


  刘振亚将其概括为国家电网的16字方针,即“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