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并购潮或改行业格局


作者:刘晓凯    时间:2012-01-12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全年交易规模将突破20000亿大关。随着互联网支付业务的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正是基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巨大潜力,第三方支付企业也都想借此机会赶上这般发展快车,因而,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则成为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翘首以盼的“车票”。

  有报道称,继央行分别在今年5月份和8月份两次共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发放40张牌照后,央行的第三批“支付业务许可证”会在近一到两周内正式发放,而备受业界关注的三大运营商下属的支付公司将有望全部“榜上有名”。

  “支付牌照的落地,是对获牌支付企业系统、平台、运营等各方面能力的直接肯定。对行业而言,牌照的发放后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合法化,对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获得牌照的企业可以在政策的监管的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然而这只是从事这项业务的敲门砖,第三方支付企业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以及产品定位等诸多问题。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是就表示,获取牌照的企业仍面临着大量的竞争对手,因此,要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创新盈利模式、准确市场定位等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还要进行差异化业务经营,多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加强支付平台的安全性。

  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面临得可能仅仅是竞争压力,而没有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处境就显得更加尴尬和无奈。

  对于第三批发放支付牌照的数量,业内人士估计会在40到50张左右,而9月1日前通过申请公示的企业就已经超过了170家,就算三批发放的支付牌照可以达到100张,那么仍然会有至少70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未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薛胜文分析认为,牌照的发放将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市场对该行业的长期需求。但由于央行明确规定,未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不得从事相关支付业务,因此未获得牌照的企业将无法继续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因此没有获得许可的企业需要继续申请,实际上当前第三次发放牌照并非最后一次,因而未获得牌照的企业仍有机会,倘若最终无法获得支付许可,企业只能够直接退出市场,转向其他业务领域,或者向已获支付牌照的企业投诚,寻求并购。

  正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有限,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会出现并购潮。薛胜文表示,一旦支付牌照发放完毕,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大规模兼并和收购的可能性将加大,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对该行业进入者的明确限制决定的,只有通过兼并或者收购,未获得牌照的企业才能够继续从事第三方支付的相关业务。

  对此,张萌则认为,由于央行发放支付牌照的数量及截止日期一直没有完全确定,所以更多的未获牌支付企业依然会寄希望于自己申请牌照,所以不会出现大量未获牌企业纷纷向大企业寻求并购的案例。所以,预计2012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内的融资并购将会继续出现,但是鉴于众多中小支付企业还在申牌的道路上挣扎,大规模的并购浪潮直接受制于政策因素,预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明年还不会到来。(刘晓凯)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