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属制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11-12-22





  发展我国金属制品产业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有必要理性认识我国金属制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远景。


  我国金属制品生产的现状


  近几年来,金属制品业在产量、质量、品种上均发展较快,我国已成为世界金属制品生产大国。目前,我国金属制品很多都是钢铁产品的加工延伸,而线材制品(钢丝及其制品)是金属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线材制品行业通过品种结构的调整,品种和质量档次不断提高,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从而使进口量逐年减少,出口量增加并且超过了进口量。2009年,我国金属制轻工业产品累计出口额为197.97亿美元,累计进口额为16.31亿美元。钢丝绳中三角股、电铲绳、索道绳、密封绳、胶带绳、电梯绳、石油绳等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Pc钢丝、钢棒、钢绞线也实现了国产化,其中Pc钢绞线已开发出1960MPa级~2100MPa级,规格扩展到1×7—ф22mm,1×19—ф28mm。胎圈钢丝、CO2气体保护焊丝、铝包钢丝、Galfan镀层钢丝等产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属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经过技术改造,行业的产能规模快速发展。工艺装备水平明显进步,部分工装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金属制轻工业产品总产值同比增长8.6%,其中有三类主要产品增幅明显,金属包装容器制造增幅由2%提高到10.6%,建筑安全用金属制品制造增幅由0.4%提高到8.6%,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增幅由2.4%提高到11%。


  “十一五”期间,高线优线(深加工用高线)的快速全面发展为线材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线材产销量最大的国家,线材产量占世界线材总产量的40%以上,在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比例中约占14%。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线材产量为9585.74万吨,同比增长20.04%;2010年全国线材产量为10552.8万吨,同比增长10.09%;2011年上半年全国线材产量为5960.80万吨,同比增长12.97%。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60多条高速线材生产线,盘重普遍在2.0吨~2.5吨,最大设计速度达到140m/s,高线产品产量占线材总产量80%以上。高线优线的发展为线材深加工行业实现生产的连续化、大盘重化、高速化、自动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使线材深加工行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成材率、一次合格率,提高了最终产品的实物质量,降低了材料消耗、能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


  我国金属制品生产存在的不足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金属制品大国,但还不是金属制品强国。如何实现制品行业由大国走向强国的转变,就要正视我国金属制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线材制品为例,我国虽是世界上线材产量最大的国家,但线材制品的中低级别产品量占比较大。尽管我国推广应用HRB400钢筋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的使用比例仅占钢筋总量的1/3左右,而国外已经大量使用460Mpa、500Mpa级钢筋。国内线材深加工比例还不足30%,但发达国家深加工比例可达60%~80%。我国占相当比例的线材制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诸如矿山救生用结构钢材、深海用冶锻线材、高级弹簧钢丝(阀门钢丝、气门簧)等高附加值线材制品仍需进口。


  从整体水平来看,线材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新建高速线材生产线多是引进减定径机组控制成品尺寸精度,但达到高精度的高线企业尚占少数。有些企业因没有自动检测装置或自动检测装置失准,造成产品尺寸精度偏差;有些企业因产品中非金属夹杂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影响产品纯净度;有些企业对高速线材的偏析分析能力和水平还较低。不仅如此,在表面质量方面,脱碳层较厚,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差距;化学成分交叉较多,控制有害化学成分能力较弱;生产过程控制不够完善,因管理、规程、操作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相应的,线材质量的差距,就必然导致线材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差距。


  为了实现制品行业由大国走向强国的转变,业内有关专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产品无序竞争;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档产品产量;三是要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发展实力;四要加强上下游用户的合作,在技术上共同开发,满足客户需求,在贸易上协调自律、共同繁荣。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