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深层次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时间:2011-12-21





  本报讯 11月9日~11月16日,121名钢铁从业者填写了中国冶金报社《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调查问卷》,发表了对“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冶金报》对其中10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2.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将经历一场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同时,“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必将进行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也已成为共识。


  多数受访者认为,钢铁工业将面临成本优势渐失、市场竞争格局日趋复杂的局面。对于这场残酷竞争发生的时间,67.9%的人认为,现在已经开始;19.0%的人认为,真正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5年以后才会开始。有钢铁业专家表示,优胜劣汰的竞争现在已经开始,而在5年之后将更加激烈。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专家表示,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单纯产品竞争向产业链竞争转变,单纯依靠钢铁生产低成本要素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优势将大大削弱。


  此外,调研结果从各方面显示了钢铁从业者对“十二五”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理解。


  在产品结构方面,56.6%的受访者不认同拥有多类型钢材品种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一位受访者指出,“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必须走出“能生产长条材还要增加扁平材,以(短期的)供需缺口来决定扩产规模”的老路,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走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在自主创新方面,61.2%的受访者认为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在于“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技术贸易等方面缺乏制度规范”,52.4%的受访者认为在于“创新文化缺失”,52.4%的受访者认为在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而在受访者将上述因素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这一选项被认为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在节能减排方面,69.7%的受访者认为节能减排还未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一位受访者坦言:“考虑到成本和技术因素,在这一举措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企业作为经济人,缺少自觉推动的动力。等到节能减排所产生的效益大于投入时,必然会转变为自觉行为。”


  在产业布局方面,认为当前钢铁工业布局“合理”的受访者占47.6%,认为“不合理”的受访者占45.6%,基本持平。对于布局不合理的地区,专家表示,从矿石原料、水资源等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方面来看,河北现有的钢铁产能与之都“不相称”。


  在淘汰落后方面, 65.0%的受访者认为“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当前,在对待新建项目时,我们通常采用“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多数受访者认为,部分企业在落实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导致了新建产能往往大于淘汰产能。


  在产业集中度方面,93.2%的受访者都认为,复杂的利益关系是阻碍兼并重组的原因。而71%的受访者认为,“十二五”末前十位钢企产量能达到60%左右,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