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软价格暴跌三成,多晶硅市场陷入低谷


作者:郭勉愈    时间:2011-11-17





众所周知,多晶硅的价格是太阳能市场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从2011年8月份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下降。记者近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了解到,截至10月底,国内多晶硅主流报价已跌至21万元/吨~25万元/吨,主流成交价为20万元/吨~25万元/吨。短短1个月内,其跌幅达30.1%。多晶硅价格的快速下跌使国内光伏市场陷入空前低谷,企业生存艰难,中小企业面临破产。

市场需求疲软

2011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除了在3月份短暂突破70万元/吨,之后便一路下行,6月份跌至40万元/吨的成本生死线,经过短暂徘徊后又持续下跌,直到降至目前的每吨25万元以下。与此同时,国际多晶硅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回落。截至10月底,其均价已跌至32美元/千克~40美元/千克。国际一线大厂瓦克、OCI等价格下调幅度均超过20%。市场需求疲软是造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原因。

2010年,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欧洲市场的强劲需求。然而,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纷纷削减对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紧缩使得电站开发融资变得困难,欧洲光伏市场大幅缩水。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仅占据全球市场58%的份额,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8%。在国际需求下降的同时,多晶硅的产能却在不断释放。记者了解到,2011年底,全球多晶硅的总产能将达32万吨以上,而市场需求则不足20万吨。产能过剩导致多晶硅价格迅速下跌。“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远远大于去年,下游电池片的库存也远超去年,而太阳能安装市场反而缩小了,多晶硅的价格怎么可能不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秘书长何允平对记者说。

企业生存艰难

多晶硅价格的持续下滑使得国内中小光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业内人士认为,行业整合或将成为常态。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除少数几家大企业保持全速运转外,其他多晶硅企业几乎全部减产,部分小企业更是完全关停,整个行业开工率较两个月前大幅下跌,产量至少已降低三成以上。

华泰联合证券的一份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光伏组件毛利率的迅速降低已经让不少企业无法承受,中国现在有1/3的光伏组件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国内很多中小多晶硅厂的生产成本都达到60美元/千克~70美元/千克,可以说是生产1吨亏1吨,减产是必然的。”何允平向记者表示。

在大批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困境时,在国内及海外上市的32家大型光伏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第3季度以来,很多光伏企业的股价大幅下跌、业绩大面积亏损。8月底,国内著名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无锡尚德宣布支付2.12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金,终止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早年签订的10年采购合同。无锡尚德的公开财报显示,截至10月份,无锡尚德尚有短期借款16.66亿美元,但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只有6.48亿美元。今年以来,其股价累计跌幅高达36%。

国内光伏市场的低迷状态,使海外资本跃跃欲试,试图在产业整合中分得一杯羹。业内人士指出,一直以来,国内光伏市场企业格局以民企为主。这一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逐渐改变。何允平表示,行业不景气,考验的是全行业企业的抗压能力。“国内光伏行业未来还有可能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寒冬期’,这一过程中各路资本都有可能进入,加速行业洗牌的进程。”

价格或将再跌

光伏研究机构Solarbuzz的研究报告称,由于多条新建生产线投产,国际多晶硅大厂已开始针对新产能推出2012年的新多晶硅合约,部分新合约价每千克将低于40美元,不排除价格会降到35美元。多家证券机构预测,未来国内多硅晶价格也将继续下滑。东兴证券分析师王立向记者表示,从长远看,多晶硅价格和生产成本均会呈现下降趋势,下游补贴下降也对上游原料价格形成抑制。“多晶硅的主要需求方是德国和意大利,目前市场对明年的总需求量不抱太大期望,行业景气度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要扭转市场颓势,还要寄希望于欧洲市场的恢复。否则,就算国内光伏产业动作不断,也难以力挽狂澜,最多让企业稍微好过一些。”王立说。

湘江财券的行业分析报告则认为,多晶硅仍然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在美国和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带动下,未来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很高的活跃度,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将逐年递增。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和美国光伏市场进一步启动,欧洲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将会继续下降,这意味着光伏装机容量受单一地区政策影响的时代将会过去,全球化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正因为如此,国内大企业正在迅速调整销售战略。东方日升公司证券部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欧洲市场需求占公司主业的70%,为减少欧债危机和国内电池组件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将会加大开拓美国市场的销售份额。(郭勉愈)

来源:中国矿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