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呈现多元化上半年我国医药出口有喜有忧


作者:刘伟洪    时间:2011-08-19





  上半年,我国医药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出口额2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62%;进口额13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5.67%。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市场发展趋势为我国医药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出口产品的传统优势面临新挑战,发展方式亟待转变,高端市场有待突破,挑战与机遇共存。


  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


  上半年,由于债务危机,欧美经济复苏缓慢。为消化库存、保持生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国内及新兴国家市场与稳住传统出口市场齐头并进,我国医药出口市场多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截至6月,我对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医药出口增速分别为32.11%、29.49%、27.9%,三个市场合计占我国医药出口比重49.96%见图1),比去年同期下降2.44个百分点。同时,对发达市场出口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医疗器械类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幅达到54.34%,而原料药产品明显放缓,增速为18.93%,低于平均28.63%的平均市场增幅。新兴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我对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医药出口增速分别为44.73%、31.31%、57.38%、53.43%见图2),对上述四个新兴市场出口共计45.0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约1个百分点。同时,新兴医药市场容量仍在进一步扩大,根据GTI(全球海关)数据分析,我国医药产品大多以原料药、中低端医疗器械形式出口上述市场,以巴西市场为例,上半年来源于中国的中低端医药产品进口增速达到了102.47%。同时我对俄罗斯出口增幅达到130.67%。我国中低端医药产品在新兴市场具有较强优势。


  医疗器械走向高端


  随着技术进步,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产品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出口正从中端向高端市场突破。


  以X光机、CT、核磁共振、超声、核成像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诊疗设备出口显著增长。其中,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出口量大增55.13%,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出口量增幅超过20%;出口市场范围继续扩大,对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增幅更为显著。但高端诊疗设备出口仍由“三资”企业主导,占出口比重达80.25%。


  大宗原料药形势不妙


  由于全球制药工业转移,我国成为全球初级原料药供应商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从出口规模看,上半年,我国25种大宗原料药出口量51.2万吨,同比增长31.61%,而出口额仅小幅增长4.41%。导致上述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医药产业格局变化,北美、欧盟、印度逐步退出了部分原料药生产领域,促使全球对我医药原料需求增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扩大的同时,国内企业则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使我国庞大的原料药产能长期处于世界制药工业的最底端,规模效益难以体现。


  截至6月,青霉素类原料药累计出口1.12万吨,同比下降12.10%;6APA、阿莫西林、青霉素工业盐位列出口前三位。头孢类产品出口继续恶化,6月出口价格及上半年实际出口量均下跌,头孢三嗪6月出口价格跌至近两年新低。由于产业格局不同,维生素类产品市场明显分化,VC上半年出口6万吨,同比增长7.08%,出口价格下降5.51%,下跌幅度为30.53%。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上半年出口处于低迷状态。肝素钠原料药平均出口价格回落。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