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中报利润增长乏力,稳定价格成后市焦点


作者:方剑春    时间:2011-08-18





  “我在新疆有200亩地,谁愿意种药材请联系……”“快出货吧,当心砸在手里……”


  近来,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论坛上,药材商们心情非常焦虑:出货还是捂货,土地自种还是出租,都让他们举棋不定。


  7月18日,为严厉打击囤积中药材炒作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进行了全面检查,依法对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的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10户经营者,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对2010年创造“最牛”业绩的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囤积三七行为予以批评和处罚。至此,药材价格疯涨的幕后推手之一——药材囤积彻底曝光。


  凯基证券研究员徐德仁表示,目前,中药上市公司半年报发布在即,从大势来看,受药材价格上涨影响,上半年中药企业利润增长乏力,中药材后市能否平稳决定整个行业走向。


  投机背后


  连日来,因囤积三七而遭到批评的康美药业股价大跌,其盈利模式被质疑,致使出现大资金抛盘现象。对于康美遭遇的这次危机,也有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的解读。


  据了解,2008年每公斤三七售价为四五十元,很多农户因为价格太低而不愿意种植,三七种植面积大量减少。2009年云南文山大旱,更加剧了三七大面积减产,导致该品价格大幅上涨。有业内人士认为,就三七来说,种植面积锐减,产量降低,是三七价格上涨的主因,囤货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药商袁大正认为,近年来,七大因素导致药材价格疯涨:一是人工工值提高,劳动力成本增加;二是中药材家种品种价格长期偏低,严重伤害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野生药材无序采伐导致资源枯竭,价格理性回归;三是市场规律和价值杠杆的作用;四是药企规模化生产备料;五是个别药企和财团人为囤积,以及中药材市场经营户(多以散户为主)无序盲目跟进;六是物价上涨、通胀;七是股市、楼市等不景气,闲散资金无处投资,部分资金涌入药材市场。“作为药商,我首先支持国家发改委的工作,同时也建议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中药材正常合理种植和采挖。”袁大正表示。


  西藏景秀红生物医药公司专营藏红花,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坚持走高端市场路线,经营业绩连年增长。该公司董事长张秀表示,现在中药饮片企业经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经营道地药材,品种相对较少,但是具备资源优势;二是多品种经营,在各地采购药材,然后通过渠道进行销售。“实际上,多品种经营公司也是药材采购商,也受市场起落的影响。为获取利润,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制定采购策略。而有的品种全国总产量不大,产地也较集中,采购商掌控一个品种市场并不难。”


  另一位不透露姓名的药商表示,前两年药贱伤农、气候变化、人力成本上升都使得一些药材品种产量下降,给投机带来可能,但是从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投机只能一时获利,不可能长久获利。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