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产业或将踏入战略机遇期


时间:2011-01-20





  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这是因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在向高端产业链转移的同时,开始将芯片制造业向新兴国家转移。目前,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具备了迎接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那么,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机遇何在呢?


  太阳能电池产业 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产品95%出口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承担了全球近一半的产能,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国家。2009年世界太阳电池总产量为9340MW,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4382MW,占全球产量的46.92%,居世界第一,但95%以上产品出口国外。


  太阳能光伏整体产业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链各个环节表现都较为突出。2009年,全国的多晶硅产量已达到1.8万~2万吨,2009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组件产量为2500MW左右,占全球的3成左右。2009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安装量为160MW,超过过去几十年累计安装量的总和。


  多晶硅原料:过度依赖进口瓶颈或将破解


  2008年之前,太阳能上游的多晶硅产业的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厂商手中。美国的Hemlock、挪威的REC、美国的MEMC、德国的Wacker,以及日本的Tokuyama、Mitsubishi鄄Material和SumitomoTitanium,他们垄断了全球的多晶硅料供应,获得了太阳能产业链中最丰厚的利润。


  原料依赖进口是制约中国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虽然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是2007年以前多晶硅供给能力却少得可怜。2007年中国多晶硅需求量超过1万吨,但是供给量却只有1130吨。2008年全年多晶硅需求量超过17000吨,供给量也仅有4110吨,缺口较大,太阳能电池产业原料对进口依赖度较高。这一矛盾在2009年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2010年中国多晶硅供需矛盾基本得以解决。随着前期建设的多晶硅生产线的陆续投产,2009年中国多晶硅需求缺口已经降至6000吨,2010年中国多晶硅供需平衡关系发生逆转,全年多晶硅供给量首次超过需求量。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