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困局,我国铝工业产业西移已成大势所趋


时间:2011-01-20





继钢铁之后,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压力,开始逐渐传递到有色金属行业,而用电大户电解铝则首当其冲。


  由于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用电政策影响,目前中国铝工业,尤其是在河南的电解铝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铝工业大省河南,从2010年5月以来,受一系列因素影响,电解铝行业已经步入全面亏损,全行业所面临的困难局面甚至比金融危机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专家表示,我国电解铝工业产业西移已经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


  用电瓶颈难破


  2010年10月,随着“十一五”节能目标的日益临近,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在为完成目标而努力着,河南省也不例外。河南省政府在10月召开了全省节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2010年最后3个月的节能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其中10~12月全省限制电解铝产量18万吨,压减用电量25亿千瓦时等,被列入相关措施之中。措施之中规定,对160千安及以下铝电解槽实施停产检修,对180~300千安的铝电解槽,按30%实行轮休。这样,后3个月全省将限制电解铝产量18万吨,压减用电量25亿千瓦时。


  同时,河南已从7月份全面取消了电解铝企业的优惠电价,电价从原来的0.45~0.47元上涨至0.55元。据统计,这就让吨铝成本增加大约1200元,对于没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是一个沉重打击。


  电对铝行业的重要性,从以下一份内部资料中就可以看出:按照电解铝的成本在15300元/吨附近计算,生产一吨原铝所用氧化铝成本为5850元,成本占比为38%;阳极碳块成本为2025元,成本占比为13%;冰晶石、氟化铝、人工折旧分别成本为32、189、1000元,成本占比为0.2%、1.2%和6.5%。其中,电价按照0.43元计算,所用的成本为6235元,占到整个电解铝成本的4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铝行业的生死存亡。虽然目前铝价有所回升,但其原料氧化铝、碳块、氟化铝以及电价都在提高,无疑加大了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成本。


  而寄希望于用科技手段寻求出路的尝试,目前还没有产业化,其中一些先进的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因此,探求解决眼前困难的办法被摆到了每一位中国铝企业老总的面前。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