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大宗商品消费将继续大幅增长


时间:2011-01-19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显著升温:国内需求拉动整体消费旺盛增长;产量大量释放,产能过剩问题缓解;材料成本推动,价格行情震荡上行。展望2011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形势,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预计,2011年全国9种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将超过70亿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再上一个新台阶。重要大宗商品中,全国煤炭需求接近或达到40亿吨,比上年增长15%左右;粗钢消费量将达到7亿吨,增长水平不会低于10%;石油消费量向5亿吨关口靠近,增长8%左右。其他大宗商品消费也都会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是重要因素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预计,新一年内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在20%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三成左右。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水平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009年4万亿重点工程继续建设,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大量闲置土地相继开工建设,各地灾后的恢复重建,落后产能的更新改造,节能减排的工程建设等等。为了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国家在2010年中,还陆续出台了区域振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拟推出5万亿新能源投资规划、增加高铁建设投入,中国正在启动大规模的落后产能淘汰。更新技术和更先进产能的置换,也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机电设备更新,从而为中国装备机械和工程机械制造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由此推动大宗商品中金属材料、冶炼材料、能源需求的大幅增加。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还有两大“新热点”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次转移。目前这个潮流正在涌来。首个中央层面针对整体产业转移布局的指导方略前不久已经问世,相关地方政府的承接鼓励政策也会纷纷出台。由此将引发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二是房地产投资,尤其是普通住宅建设掀起高潮。政府加大保障房、廉租房投资建设力度。所有这些,对于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市场资金推动力量显著增强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预计,明年各项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的资金同比增幅为11.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71.2个百分点,而企业自筹资金同比增幅为30.5%,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6.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在投资比重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提高了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市场和企业力量逐步增强,这就使得政府财政投资减速得到对冲,保证了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此外,境外“热钱”借道新加坡、香港等地,进入中国房地产领域“抄底投资”,加速布局国内房地产,也需要引起注意。有数据显示,2010年内,包括摩根斯坦利、高盛、麦格理、瑞银、美林、华平投资、软银亚洲、凯雷投资、凯德置地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房地产业。国际“热钱”借助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成果,大规模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抄底”,势必推动新一年中国房地产投资活动,甚至出现出乎意料的强劲增长。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