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稳步进入转型期 低盈利将成新常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何诗霏    时间:2017-05-15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陆续发布了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业绩进一步分化。


  在分析了已披露年报的15家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江苏银行和江阴银行)的资料后,中债资信银行业研究团队发布研报称,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保持个位数的低增长态势,受净息差收窄的影响,盈利水平不高。但比较乐观的是,由于银行积极进行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的双升压力已经比较平稳。


  中债资信报告指出,从已有上市银行数据表现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稍有下降,股份制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MPA考核下,将推动银行业向轻资本业务转型并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理提升资产质量


  中债资信报告指出,国有大行不良贷款率增速明显放缓,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出现下降,两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2%和2.37%,同比分别下降0.06%和0.02%,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不良率则分别上升了0.03%、0.12%和0.01%。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有小幅波动,总体保持平稳,不良贷款率上升比率均低于0.35%,但也有个别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恶化,如江阴银行,由于授信主要集中在江阴地区,同时该地区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在制造业出现通缩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除浦发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明显,其余银行关注贷款指标表现较好,多家银行出现下降,较前期出现明显改善。银行的不良余额虽然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资产质量下行趋势得到缓解。


  报告分析称,各银行除了及时对新增贷款标准进行调整,对一些风险较大行业的授信正加快退出,控制新增不良外,对于原有贷款,积极进行不良资产处置,采取现金回收、贷款重组、批量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处置已有的不良资产。以招商银行为例,2016年共处置不良贷款501.73亿元,而2016年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611.21亿元,即全年处置金额超过年末余额的80%,可见不良资产的处置为现有不良贷款率表现贡献重大。其中常规核销286.13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59.15亿元,已超过折价转让43.63亿元,新型处置方式受到市场欢迎。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大量消耗计提的减值准备,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压力增大。股份制银行拨备覆盖率保持在150%以上,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0.50%、152.02%和167.81%。相对而言,招商银行的压力较小,拨备覆盖率为180.02%;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在该指标上表现较好。而国有大行拨备覆盖率计提已跌破监管红线,工行的拨备覆盖率连续四个季度低于150%。在央行对金融机构进行MPA考核时,工商银行因拨备覆盖率连续低于150%,在该指标上相应扣分。中国银行首季跌穿150%的水平后回升至162.82%,建行三季度首次跌穿监管下限,为148.78%,四季度回升至150.36%。


  报告认为,总体来看,2016年以来银行不良生成速度放缓,国有大行大量消耗拨备处置不良使得资产质量压力得到边际改善。2017年随着宏观经济继续筑底,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预计银行业不良生成率将有所放缓,潜在资产质量风险将得到缓释。


  银行低盈利将成新常态


  中债资信报告称,在央行2015年多次降息以及5月份营改增给生息资产收益率带来的压力下,2016年银行净息差明显下降。除常熟银行外,其余14家已披露数据银行均出现不同程度息差缩减。


  国有大行利润增速较缓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0.4%、1.45%、1.82%和1.03%,中国银行净利润1645.78亿元,同比下滑3.67%,成为五大行中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的银行。


  报告指出,已披露年报的上市股份制银行盈利增速略好于国有大行。其中,招商银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0.81亿元,较上年增长7.68%;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30.99亿元,同比增长4.94%;光大银行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03.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预期未来在客户存款理财化趋势下,银行负债端成本不断提升,而资产端有效需求不足;同时,大量的不良资产余额仍要处置,将以牺牲拨备和利润为代价,总体来看,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趋势将保持不变。


  资本补充压力增大


  中债资信报告分析,从已有上市银行数据表现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稍有下降。以建设银行为例,由于原不合格次级债可计入资本金额减少、四季度市场利率波动导致投资重估储备下降等,全年资本净额增速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2016年年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分别下降0.45和0.15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降至9%以下。城商行中部分经济转型压力较大地区的银行资本补充需求更大。无锡银行2016年年末资本充足率减少0.94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8%,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常熟银行2016年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0%,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两家银行都于2016年三季度通过IPO完成资本补充,缓解了资本充足率的压力,但随着两家银行规模的稳步扩张,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将重新面临压力。


  中债资信预计,2017年银行业整体资本压力增大,在MPA考核下,银行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实现监管要求的动力提升。由于股权融资、发行二级债只能暂时缓解资本压力,盈利能力走弱使得累积未分配利润提高资本进程缓慢,于是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成为行之有效、可持续的方式。(何诗霏)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畅通资金通途 中国银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畅通资金通途 中国银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银行业通过银团贷款、产业基金、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互惠贷款等多样化金融工具,合理引导信贷投放,支持项目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
    2017-05-12
  • 三万亿同业存单将到期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三万亿同业存单将到期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近两个月内,近3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即将到期。“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债缺口,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受访专家指出,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
    2017-05-23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

    7月27日,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 2016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增幅呈扩大的趋势。
    2017-07-31
  • 资本压力较往年更大 商业银行掀千亿级“补血”潮

    资本压力较往年更大 商业银行掀千亿级“补血”潮

    在持续增加的资本补充压力下,商业银行通过多渠道为其自身“补血”的步伐从未停止。另一方面,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作为银行补充资本的主要外部渠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08-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