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 文化创意先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30





  每一个优秀的特色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小镇IP。专家指出,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划中,必须要依托特色产业,要文化创意先行。
tesexiaozhen
(图片来源;互联网)
  创意产业带来旅游市场
 
  参与了多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业内专家、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冯瑛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公共艺术为代表的创意产业不仅是一种潜在的生活方式,还将是一种新的商机。在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艺术创意产业将带来极大的旅游市场。
 
  有统计显示,在美国平均每天有5500万观众与公共艺术面对面。这一数字是画廊、博物馆、剧场的1000倍。
 
  在墨西哥的墨西哥湾坎昆一个海岛附近,2009年,为了保护珊瑚,将游客从礁石吸引到海床上,由艺术家利用混凝土在海底创作了400座雕塑作品,组成名为“无声的进化”的雕塑群陈列在海底,游客只有潜水或者乘坐有玻璃底的游船才能参观。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项目,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前去观赏。
 
  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世界知名的“大黄鸭”和珠海市的城市象征——珠海渔女雕塑等都是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之一。
 
  冯瑛介绍,在北京的798,著名的公共艺术家、建筑师王永刚在751工业遗址的改造中,将原来煤气厂改造成了时尚广场。原来盛煤气的“罐子”保留了下来,不仅成为公共艺术场所,现在一天的租金就达20万元,参观还排不上队。
 
  冯瑛认为,无论是特色小镇IP的打造,还是小镇里的众创空间、广场等公共空间,都需要用公共艺术来引导特色小镇的规划。
 
  旅游小镇也必须有产业支撑
 
  公共艺术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外已经有悠久历史。近年来,中国国内的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形式一直被鼓励发展,但存在的问题是形式单一。
 
  未来,随着特色小镇IP文化受到重视,公共艺术所代表的“场所精神”将会给国内一个个特色小镇带来更强的辨识度和生命力。
 
  在延安市东北郊桥儿沟鲁艺(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当年的“鲁艺”校舍是利用原西班牙神甫在延安桥儿沟修建的一座教堂和周围的一些窑洞建成。今天,通过公共艺术的改造,这里已经形成窑洞博物馆群、鲁艺大秀场、大讲堂,并利用南泥湾当年开荒创出的2000多亩稻田塑造出“人与麦田”行为艺术等,成为当地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冯瑛认为,无论是旅游特色小镇还是其他分门别类的特色小镇,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她打了个比方,即便是旅游特色小镇,旅游也好比液体,必须要注入当地基础产业之中。
 
  冯瑛表示,英国的特色小镇十分普遍和发达。经过考察,她发现每个小镇都有一种支撑产业,一个运动休闲小镇背后都是户外产业做支撑。
 
  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特色小镇集群的打造中,冯瑛便建议,将当地的薏仁米等特色农业产品嫁接到养生、养老等文旅产业。当地规划的多个火车小镇里,都将填充“文化+”新兴业态,真正以产业做支撑。(记者 范颖华)
 
  转自:中国企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纺织业突围新路:借力特色小镇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呈现出总量增速明显放缓、结构调整逐步深化、运行质效稳中趋好、转型升级依然紧迫四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纺织企业纷纷抱团取暖,借力特色小镇和“智能制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
    2017-04-21
  • “一带一路”特色小镇正兴起 将现燎原之势

    特色小镇是从地方实践成功之后再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惠合作,把我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融入进去,必定能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
    2017-06-21
  • 政策利好 制度创新 海洋特色小镇将迎来“美好时代”

    政策利好 制度创新 海洋特色小镇将迎来“美好时代”

    大连将军石运动休闲小镇、即墨海洋温泉小镇、东营黄河口滨海旅游小镇、普陀沈家门渔港小镇、定海远洋渔业小镇……从辽宁大连到广西北海,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一个个海洋特色小镇点缀其间。
    2017-08-23
  • 建设特色小镇58.8%受访者希望避免盲目拆除老旧建筑

    建设特色小镇58.8%受访者希望避免盲目拆除老旧建筑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276个特色小镇上榜。近几年,特色小镇在不断地成长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2017-08-3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