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06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比1978年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4.56%。40年来,全国累计生产煤炭693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4.3%。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如今,我国已建成神东、黄陇、宁东、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4%左右;建成陕北、大同、平朔、蒙东等一批亿吨级矿区;建成大秦、朔黄、蒙冀、瓦日、集通等主要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建成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黄骅等一批沿海、沿江煤炭接卸港口码头。


  改革开放40年来,煤炭行业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现代化生产、清洁高效利用体系的基本形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从高产量到高质量有效供给


  纵观1978年至2017年全国煤炭产量变化趋势图,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煤炭产量整体趋势为逐年稳步上升,而2000年前后与2016年前后呈现两处较为明显的“谷地”。


  第一处“谷地”,需追溯至1997年以前,我国煤炭市场需求量约10亿吨,煤炭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部分生产效率低、安全意识淡薄的零散小煤矿的无序开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从1998年11月起,相关部门在严格实施关井压产措施的同时,积极鼓励煤炭出口,缓解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1998年至2000年,煤炭产量下降。与此同时,煤炭企业逐渐走出困境,实现扭亏为盈。


  21世纪初期,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升温,工业生产速度逐渐加快,煤炭需求量随之增加,煤炭产量逐年提高。2004年,我国煤炭年产量增幅达到19.5%。


  2014年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2014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同比下降2.1%;预计全年产量同比下降2.5%左右,是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姜智敏表示,在煤炭市场需求不旺、产能建设超前、进口规模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4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与此同时,煤炭行业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


  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能源生产情况显示,2016年原煤产量34.1亿吨,比上年下降9.0%,产量连续3年下降,价格则明显上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能源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伴随煤炭企业扭亏为盈,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煤炭产量步入正轨。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完成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同比增长3.3%。


  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煤炭行业着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减量置换,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优化煤炭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煤炭有效供给质量。


  与此同时,煤炭市场化价格机制形成,行业效益显著增加。“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应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7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1.1亿吨,同比增长3.3%。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5.9%,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70%)实现利润1451.9亿元(2016年同期利润320.6亿元)。


  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3月发布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37亿吨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9%左右。


  煤炭生产开发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炭生产经历了由以小煤矿为主到逐渐向大型现代化煤矿发展的过程。通过持续不断推进关井压产、淘汰落后、整顿关闭、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但原煤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数据,全国煤矿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最多的8万多处减少到2000年的3万处左右,而同期原煤产量却由6亿吨左右增加到12亿吨左右。相比2016年,2017年全国煤矿数量虽然减少了1072处,同比下降13.63%,但是全国原煤产量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完成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长3.3%。


  2016年底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提出,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西等14个煤炭基地,并划定了162个国家规划煤炭矿区。


  据2018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透露的数据,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8个亿吨级省(自治区)原煤产量30.6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6.8%。其中,晋陕内蒙古三省(自治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6.82%。


  2017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7000处以下。其中,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达到1200多处,产量占全国的75%以上;建成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煤矿36处,产能6.12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千万吨级煤矿34处,产能4.37亿吨/年;年产30万吨以下小型煤矿减少到3200处,产能3.2亿吨/年左右。前4家大型企业产量9.33亿吨,占全国的26.5%,同比增加1.12亿吨、提高2.4个百分点。


  据相关部门调查,到2018年11月底,全国煤矿减少至6300余处,总产能约51.8亿吨。


  与此同时,我国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井工煤矿——补连塔煤矿,井型规模2800万吨/年,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井工矿(韩城桑树坪煤矿,井型300万吨/年)的9倍;建成了年人均生产效率达到或超过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煤矿80多处。煤炭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为煤炭行业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部、优化西部。2013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根据规划,到2020年,煤炭生产开发将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7.4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95%以上。


  规划预计,2020年,煤炭调出省份净调出量16.6亿吨,其中晋陕内蒙古地区15.85亿吨,主要调往华东、京津冀、中南、东北地区及四川、重庆;新疆0.2亿吨,主要供应甘肃西部,少量供应四川、重庆;贵州0.55亿吨,主要调往云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煤炭调入省份净调入19亿吨,主要由晋陕内蒙古、贵州、新疆供应,沿海、沿江地区进口部分煤炭。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大幅提高


  跟煤矿数量减少但原煤产量不断增加带来的反差一样,另一组反差表现在,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矿产量大幅增加,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大幅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数据,1978年,原煤生产人员效率为0.931吨/工。而到2017年,原煤生产人员效率提高到8.027吨/工。2017年,我国煤炭从业人员约为450万人。如果“十三五”期间8亿吨落后产能全部淘汰,仍需减少150万名煤炭从业人员。2017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96.1%和54.1%,同比分别提高0.18个百分点和0.49个百分点;井工和露天煤矿原煤生产人员效率同比分别提高10.94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人员减少,采煤机械化水平提高,优质产能带来的是安全生产。据2018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透露的数据,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1978年的6001人减少到2017年的37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9.71下降到0.106。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煤炭供大于求,煤矿陷入困境,安全事故多发,死亡人数攀升至6753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达5.1。“十二五”期间,我国累计淘汰退出煤矿7250处、产能5.6亿吨。与此同时,全国煤矿死亡人数由2010年的2433人下降到2015年的598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由0.749下降到0.162,创历史最好水平。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煤矿实现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三个明显下降”,共发生事故219起、死亡375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106,创历史最好水平。瓦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由2005年的414起、2171人,降到2017年的25起、103人,分别下降了94%、95%。


  更高效的煤矿、更先进的设备、更熟练的煤炭行业工作者,源源不断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煤炭,正在以更科学的方式提高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记者 陶冉)


  相关链接


  全国14个煤炭基地


  神东基地:


  神东基地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内蒙古三省(自治区)交界地带,以神府、东胜两大矿区为主。


  晋北基地:


  晋北基地是我国特大型动力煤基地,位于山西省太原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大同、平朔、朔南、轩岗、河保偏、岚县矿区。


  晋中基地:


  晋中基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及中西部,包括太原西山、东山、汾西、霍州、离柳、乡宁、霍东、石隰矿区,煤炭可采储量192亿吨。


  晋东基地:


  晋东基地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位于山西阳泉、长治、晋城和晋中等市县境内,由晋城、潞安、阳泉等矿区组成。


  蒙东(东北)基地:


  蒙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为909.6亿吨,在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中,伊敏、霍林河、元宝山三大露天煤矿均位于蒙东地区。


  两淮基地:


  两淮基地包括淮南、淮北矿区,探明煤炭储量近300亿吨。


  云贵基地:


  云贵煤炭基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贵州省初步探明南、北盘江腹地煤炭储量达330亿吨。


  冀中基地:


  冀中地区探明煤炭储量达到150亿吨,可采储量20亿吨以上,包括开滦、峰峰等矿区。


  鲁西基地:


  鲁西基地范围覆盖兖州、济宁、新汶等多个矿区,探明煤炭储量160多亿吨。


  河南基地: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产煤大省,全省2000米以上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1130亿吨,保有储量为245亿吨。


  陕北基地:


  位于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榆神矿区探明储量301亿吨,是国内外罕见的可建设特大型现代化矿区的、条件优越的地区之一。


  宁东基地:


  宁东煤田已探明储量270多亿吨,居全国第六位,占宁夏已探明储量的87%,煤田地质条件好,开采条件佳,采掘成本低。


  黄陇基地:


  黄陵矿区煤炭储量丰富,煤田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0亿吨,可采储量15亿吨,地质构造简单,埋藏较浅,开采方便。


  新疆基地:


  煤炭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之一,资源总量预测约为2.2万亿吨,占全国的40%。


  转自:中国煤炭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明年煤炭供应增速或将快于需求增速

    明年煤炭供应增速或将快于需求增速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动力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上,汾渭能源副总经理刘新华分析。她表示,今年以来,煤炭供应宽松加上运力有保证,再加上进口煤补充,下游企业高库存运营,现货价格步入“绿色区间”。
    2019-12-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