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19项重点任务 到2025年末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新增5家以上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30





  近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加快金融下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共24条内容,涉及19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安徽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万亿元,2023年至2025年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新增5家以上。


  到202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万亿元


  《实施方案》内容分为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共24条内容。其中,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农田建设融资模式、加强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服务、支持古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旅游开发、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融资功能、深化金融服务创新等。


  安徽省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安徽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持续加大。截至今年10月末,安徽全省涉农信贷余额2.567万亿元,同比增长19.8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2个百分点;农业保险为953.9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40.58亿元;农业担保在保余额386.49亿元,同比增长41.92%。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安徽省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万亿元;农业保险持续扩面增量提效,每年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不低于现有水平;农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达400亿元。2023年至2025年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新增5家以上。


  《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是围绕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三农”金融供给,有力有效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


  推动金融赋能农业


  对于推动金融赋能农业,《实施方案》提出,推广农业产业链金融,聚焦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面梳理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优质中小微企业,形成链企名单,推进产业链龙头企业确认名单、应收账款等信息。同时,适时启动农村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试点工作等。


  与此同时,还在支持农业企业方面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如加强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服务、深化金融服务创新等。例如,《实施方案》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与托管服务组织深化合作,推广“服务主体+银行+保险+龙头企业”等融资模式,创设土地托管贷、订单融资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通过保险保障等方式,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支持农业生产托管。探索“生产托管+制式仓储+订单销售”的全闭环生产托管模式,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贷款、托管费、销售回款资金监管和仓储监控,整合全链条信息精准开展信用评价,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开展“保险+期货”“保险+担保+信贷”“保险+绿色农业”业务;打造“农业保险+”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优化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量身定制融资担保服务方案,完善全链条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支持农企对接资本


  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出做好农业科技金融服务、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支持、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等多项措施。


  如深化金融支持种业振兴专项行动,持续完善种业企业名单库,提出到2025年底,“种业专区”对接贷款余额达到10亿元;鼓励大型优势种业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企业集中度;建立“专项资金+市场基金”双向发力联动机制,招引社会资本进入。《实施方案》明确,加大企业上市辅导,强化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加大对重点种子企业的辅导培育,深入推进“金种子工程”,2023至2025年新增上市挂牌种业企业1家。


  推进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农业科创企业纳入“共同成长计划”,推动商业银行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并给予利率优惠。推动安徽省农业发展基金为农业科技创新、品种培育、机械研发、耕地保护等提供资金支持,重点瞄准省内外优秀农业企业,聚焦安徽农业“补链”,从农产品分选设备、数字智慧农业科技、设施农业设备、冷链物流等农业科技装备细分领域培育高质量投资项目。


  在鼓励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方面,《实施方案》提出,调整充实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用好脱贫地区上市挂牌“绿色通道”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IPO和再融资募集资金;鼓励发行乡村振兴公司债、新型城镇化公司债、农村产业融合专项债等。(记者 柴刚)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