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1-11-27





bdd293255a44848ccacbf1d6a4d070b.jpg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济宁频道记者 孙莎然报道

11月27日,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就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济宁两级法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坚持依法、平等、全面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细化工作目标,为济宁市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司法助力、司法支持。2021年10月底,全市法院已审结案件115556件,结案率84.05%,全省第3位,结收比、法官人均办案数、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案件审理周期进一步缩短,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不断提升。

济宁中院以全流程网上办案平台为载体,借助智慧法院建设,切实加强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截止到2021年10月份,全市法院有效公开裁判文书66878件,法院庭审直播25142件,互联网开庭6212件,电子卷宗覆盖率93.91%,司法透明度进一步加强,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济宁中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公司决议纠纷审判指引》、《股东知情权纠纷审判指引》,公开了《近三年公司类纠纷审判情况通报》,同时,进一步梳理济宁市在商事审判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统一济宁市两级法院商事审判工作裁判尺度,推动营造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水平

济宁两级法院立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司法需求,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诉讼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坚决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人民法院司法职能向前延伸到立案之前、向后延伸到判决之后,大大提升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加强网上调解平台建设,探索完善线上调解模式。截止目前,共有76家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入驻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共有695名人民调解员纳入特邀调解人员名册,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51697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6413件。

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诉讼服务。截止到2021年10月份,全市法院共建立速裁团队64个,共审结案件23193件,平均结案周期为18.01天,极大提升了审判质效。截止到2021年10月份,济宁市两级法院共出具律师调查令600余份。

创新破产审判模式激活企业新生“基因”

济宁两级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借力营商环境营创,针对全市传统工业企业多、破产案件多、审判压力大的实际,坚持破产挽救原则,为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清新剂”。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破产案件238件,结案217件,破产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继续对标学习先进,补齐补强破产工作短板,申请设立了清算与破产审判庭,重新组建了破产审判团队。与市政府协调建立了联合25个部门的府院联动机制,凝聚破产工作合力。与有关部门会商,出台了《关于企业破产处置涉税问题处理实施意见》、《关于破产管理人办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及征信相关业务的实施意见》,破解破产难题。发布《关于保障破产管理人信息查询工作的通知》,提升管理人工作便利度。协调成立了破产管理人协会,加强管理人行业自律。设立破产援助基金,市财政提供100万元启动资金,保障无产可破案件顺利结案。推动重大案件管理人竞争选任常态化,保障管理人履职能力。起草《关于对破产案件管理人工作业绩实行量化考核的意见》,加强管理人的静态和动态考核。出台《关于对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实行单独绩效考核的意见》,科学确定破产法官工作业绩。近日,济宁中院与阿里巴巴签约,启用“济宁破产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全力提升破产信息化水平。继续落实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突出“简案快审”优势,对于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务人财产状况清楚、案情简单的破产案件,一律适用简易程序,加快案件清理效率。

营造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全市法院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整合市法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济宁地区保护中小投资者普法宣传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市初步形成了普法宣传、纠纷化解府院联动机制。以实施《民法典》为契机,强化普法宣传,推出“法官说典”栏目、开展“法典进万家”、“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民法典普及宣传活动不断走深走实;靠前开展法律宣讲,法官进社区、进企业多形式、多角度进行法律宣讲;成立投资者保护律师团,向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队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稳步推进,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企业、投资者多方受益的普法宣传新格局。

责任编辑:申高贤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