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之兰陵


公元前261年楚国设兰陵县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1





  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共150多年间,今兰陵县县境由楚国统治,公元前261年楚国设兰陵县,公元前255年,大名鼎鼎的号称“天下贤人”的荀子任兰陵令。


  公元前380年左右,今兰陵县境内东部南部直到开阳(今临沂)、莒国(今莒县)一带成为楚国新开辟的东北边疆。这时兰陵县境楚国版图上北为鲁国,西靠齐国,沂河以东是越国。楚国取得鄫地后,鄫国城池因处于边地,便将政治统治中心南移至原鲁邑次室,更名兰陵。在东部泇河以东沂河以西的战略要地卧虎山前筑城设襄贲邑(今长城镇驻地),驻虎贲之军,和开阳城(今临沂)驻军遥相呼应,辅佐拱卫西南楚国内地,防御沂河以东越国及西北齐鲁两国的进攻。公元前379年,越国都城由琅玡南迁江南吴(今苏州),接着发生了“越人三世弑其君”的内乱悲剧。但越王无疆仍“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后在齐国策动下,越王放弃伐齐而向西攻楚。楚威王兴兵伐之,大败越国,杀了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六年),楚灭越国。第二年,楚威王亲领大军伐齐,进围徐州(今微山东北),大败齐国,扫除了越、齐两国左右对楚国城邑兰陵、襄贲的威胁。


  公元前380至前223年秦灭楚共150多年间,今兰陵县县境即当时的兰陵县由楚国统治。当时正是战国时期,楚国执行安邦定国、伺机发展的方针,在对外争夺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因楚悼王在位期间任用吴起变法失败,吴起被害,引起国内政局变动,楚无力外顾,便趁越国衰败之机,实行与秦和好积极向东开拓的政策,使楚国重又复强,以大国强国的地位步入战国的行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楚国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贵族食邑制,无论是令尹、司马或担任其他官职的官吏贵族,都以俸禄和“赏田”的形式,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享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贵族大吏权势的增长,楚国又兴起了封君制。一是封地赐田,二是被封的贵族大吏,又给予以“君”的爵号。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即位后,任黄歇为令尹,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兰陵为其封地之一。此外,楚国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县邑制。县邑主要设置在边境地区,统治县邑的县公拥有“临土治民”的权力,亦享有政治、经济的特权。公元前261年楚国置兰陵县,公元前255年春申君任命当时鼎鼎大名的号称“天下贤人”的荀子任兰陵令。


  荀子(约前313-前230年),名况,字卿,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楚上蔡人李斯是他的学生。荀子周游列国,辗转来到了楚国,春申君黄歇任其为兰陵令,时在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荀卿已年逾六旬。又一度为黄歇所疑,黄歇辞退了荀子。荀子又去了赵国、秦国。最后,黄歇请荀卿返楚。前238年到黄歇死,荀子也罢了官,此后则居楚国兰陵,著书数万言,死后葬兰陵。荀子在齐约八年,在楚则约近二十年,故其著述,主要是在楚国兰陵完成的。荀子历游居赵、燕、秦、齐、楚诸国,故其阅历广泛,对南北各家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开始了先秦思想的大融合,表现出了一位大思想家政治敏锐性与思想成熟性的特质。荀子是当时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思想丰富,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他的著作保存在《荀子》一书,计33篇。在哲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批判了天命和鬼神述信学说,提出了著名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论断,认为自然运行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形思而神往”,人能通过感官和大脑而认识世界。在观察人的自然性方面,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提出了“性恶论”,即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在接受前人经验方面,荀子与正统儒家、道家不同,明确提出“法后王”思想。是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对后期法家韩非、李斯等有深刻的影响。荀子的政治思想,表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生机勃勃、力求建立全国封建统治的强烈愿望。在经济上,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富民”与“仁政”思想,要求封建统治者实行“平政爱民”政策,以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封建统治。“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反对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他主张“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利农宽商,加强经济联系与物资交流。他还奉劝“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即在任何时候都要实行“开源节流”政策,以保证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编辑  刘明才


  转自:兰陵融媒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