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作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吴利琴    时间:2022-01-04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好汉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作用。


  汉语博大精深,汲取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营养。汉语从造字起,就刻上了我们祖先独特的认知世界的烙印。《周易·系辞》中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祖先们通过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物象,“观物取象”,创造出了有关世界万物的文字。天地之所见、山川河流、花草鱼虫、禾苗树木以及以人及其身体各部位为形的“文”的象形文字,如日,月,鸟,犬,羊,火,山,川,花,草,鱼,虫,禾,树,木,人,口,耳, 目,足,首等。“文”的出现为日后偏旁部首的造“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孙星衍在重刊《说文解字》序中描述了文字出现的顺序:“先有文而后有字,六书象形指事多为文,会意谐声多为字。”汉语言文字把中国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转化为具体的感性形象,象为表,意为里,“表意之象”体现了祖先们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体验哲学。汉语言文字从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发展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历了由繁入简的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记录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汉语言文字可以折射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著名语言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织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样的奇迹既让世界惊艳,也让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西方社会百思不得其解。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因此,要发挥好语言文字的传播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引导人们发现汉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适用于当今世界的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中国思想,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平等包容。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平等包容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它的渊源。《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被视为理想的社会境界。儒家将“仁”视为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就是在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交往中的平等思想,尊重他人或他国权益。中国人的包容思想见于“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虚怀若谷”等语言文字。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世界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包容人类文明的多样化追求,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才能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保护生态。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和平共处。中国的先人早就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上下和睦;周旋不逆”“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道理,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18D16]研究成果)


  转自:安徽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