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传播中 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史亭玉    时间:2022-03-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国际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更是我们国家主动设置议题、参与国际话语互动、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第一经济大省,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扮演的角色重要、责任重大。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于国外受众、着眼于中国实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设计,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多维的叙事网络,打造多元的叙事平台。

  坚持自塑与他塑相结合

  作为国家形象塑造主体的国家,对自身形象的塑造被称为“自塑”;而作为主体国家的形象被他国媒体或者是他者塑造,被称为“他塑”。从国际舆论格局看,西方话语仍居强势地位,在国际传播中,要改变这种西强我弱的局面,我们不仅要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也要增强主动发声的意识。以往我们注重自塑,是用中国语言讲中国的故事。随着对国际传播规律认识的深化,也要把他塑摆上重要位置,更加注重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

  比如,南方英文网于2021年5月22日转发了在英国出生的澳大利亚公民Jerry Gray的推特图片。Jerry酷爱自行车运动,经常骑车环游中国,他多次到达新疆,将自己骑自行车途中所拍摄的新疆图片和沿途风景发布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图片,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可以说,Jerry是从他塑的角度,用事实说明中国已消除绝对贫困,受到了很多网民的热捧,改变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偏见。为了加强文章的真实性,南方英文网还附上了Jerry的推特账号,凸显新闻真实性之余,更增添说服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南方英文网又通过对外国前政要的采访,从他塑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道路为什么适合中国,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坚持小切口与大巨制相结合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媒体进行国际传播制作鸿篇巨制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时代题材和丰富案例。近年来,中央四台推出的《国家记忆》《记住乡愁》《走遍中国》《美食中国》等系列栏目,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与当今时代变革的大潮巧妙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传播中,既要“显宏大”更要“示细节”,少讲抽象和庞大的概念,要展现具体和形象的内容。

  2021年新华社、CCTV、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云南象群的追踪系列报道,可谓小切口呈现的生动实践。通过云南象群迁徙这一事件,利用短视频和无人机拍摄的追踪呈现,用双向、开放的态度使中国故事获得了国内观众和海外受众的认同。国际媒体如《华盛顿邮报》、BBC、CNN、《纽约时报》、《卫报》也相继转发了新华社和CCTV的图片,并一改往日“画风”,一边倒地围绕这则新闻进行了中国形象的正面叙事。

  坚持国家、学术、民间叙事主体相结合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叙事主体多元化,统筹国家叙事主体、学术叙事主体和民间叙事主体,形成合力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叙事主体既包括政党、政府及其领导人,也包括代表国家意志的具有国家话语传播功能的下位主体及主流媒体,利用出访、主体外交及其他外事活动等,多渠道发声,展示全面、立体、客观的中国。新华社推出的英文评论,以国际站位和全球视野,结合中国外交政策,有理、有据、有节地批驳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和言论,亮出国际传播中国家叙事主体的立场,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学术叙事主体指的是学术界通过学术话语阐述中国理论及中国实践,用中国理论诠释中国实践及中国发展成就,让世界更充分全面了解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CGTN《“平”语近人》节目通过对在华的各大知名高校外籍学者、专家以及对外籍知名博主的采访,从他塑的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国际视野的解读。

  民间叙事主体是在国家叙事主体和学术叙事主体之外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声力量。民间叙事主体不仅可以更加生动讲述当下发生在中国多姿多彩的故事,还可以起着防止外媒污名化和正视听的作用。China Daily(中国日报)报道,被BBC点名“发布关于中国的虚假信息”的英国博主李·巴雷特(Lee Barrett)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最新视频,从方方面面驳斥了BBC的报道。

  坚持短视频和流媒体相结合

  推动有效传播,短视频、媒体融合仍然是焦点议题。音频风生水起,平台与媒体齐力抢滩播客;CGTN大量采用短视频呈现策略,在《对话思想者》栏目中,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偏好,推出一系列长度5分钟左右的视频,是多元叙事主体、他塑、短视频呈现的完美结合。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0)》指出,全球新闻与传播领域热点不断、焦点频现,流媒体“混战”打响,全球流媒体市场格局洗牌。流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所有传播手段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控制力并赋予无限的想象空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定要把握流媒体格局的变化,适应流媒体演变的趋势,让短视频插上流媒体的翅膀,形成强大的传播冲击力。

  坚持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相结合

  叙事的话语除了有声语言,包括现场声及同期声;还有无声语言,包括视觉元素和符号的运用。多元叙事主体和多种叙事方式的灵活采用,可以更加突出叙事的主题。

  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粉丝已破千万,成为全球首位在海外社交平台粉丝破千万的博主。她的视频内容独具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堪称网络传播时代的中国“田园诗”。在叙事话语上,李子柒使用视频画面呈现的无声语言与背景音乐和自然界声音的有声语言(如潺潺流水声)相结合。如在一期反映端午习俗的视频中,她展示了包粽子、挂艾草、撒雄黄酒、戴五色手绳等一系列端午节流程,使用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和符号,令观众沉浸于中国传统节日气氛之中。视频的主观音乐是轻柔纯钢琴伴奏,而客观音乐是夹杂着鸟叫声和流水声等大自然的同期声,营造出一种乡村宁静祥和的氛围。她的视频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的传统美食,更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的传承以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国际传播的成功范例。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