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购买“骑手险”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上海银保监这样提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0-11





近日,上海银保监局“以案说险”系列更新,提醒骑手朋友们三句口诀:保险内容需看清,出险报案要及时,维护权益应理性。

  未保留医疗费票据致无法获赔

  案例:王先生是一名外卖骑手,公司为其投保了骑手综合保险(俗称“骑手险”,案例中该综合保险包括意外伤害保险、个人责任保险等险种)。一天恰遇恶劣天气,视线不清、路面湿滑,王先生在送餐途中不慎与过马路的行人相撞,自己和行人均有受伤。经交警认定,王先生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需要赔偿行人的医疗费用。在医院治疗后,行人已基本康复,后经调解,王先生支付了行人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事故处理完,当王先生向保险公司报案并申请理赔时才发现,因其未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及咨询,且没有保留行人就医的医疗费票据,赔付行人的部分费用无法获得理赔。

  对此,上海银保监局提醒骑手朋友们三句口诀:保险内容需看清,出险报案要及时,维护权益应理性。

  一、保险内容需看清

  在投保前及购买后,骑手需要认真阅读“骑手险”保险条款,看清保障项目、保障范围、保障期间等内容,着重阅读责任免除和特别约定条款,其中责任免除在条款中会采用字体加粗、加上阴影或者标示下划线等方式着重显示,需要仔细阅读了解。骑手需要特别关注保单是否约定工作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如部分“骑手险”产品约定骑手使用的交通工具为非机动车),受伤后是否需要去二级或以上的公立医院就医,诊疗项目是否在医保部门规定的可报销范围内,伤残鉴定使用哪种标准等。骑手务必充分了解“骑手险”产品保险内容,避免因不了解保单约定、责任免除等内容引发理赔争议。

  二、出险报案要及时

  发生事故后,骑手应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等待警方到场确认事故责任。同时,骑手也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说明事故经过、损失项目等信息,避免因忘记或延迟报案导致事故损失无法认定,造成个人经济损失。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骑手切勿与第三方私下协商,要保持与保险公司的沟通,了解理赔流程及所需的材料,并在事故调解完成后积极主动提供必要的理赔材料,例如交警事故认定书、调解协议书、车辆维修发票、人伤医药发票等。如不慎遗失重要理赔材料,不仅会延误理赔进程,甚至还会影响到正常理赔。

  三、维护权益应理性

  如果骑手对“骑手险”产品或者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存在相关疑问或需求,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材料,及时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渠道进行反映,如各公司的官网、官微、全国统一服务热线等,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理性解决消费争议,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市民保险保障受到持续关注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以亿计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相关数据显示,新市民人口数量已高达三亿,随着新市民人口数量的逐步攀升,其保险保障缺口也不断扩大。 

  目前新市民主要分布在零售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四大行业之中,前文案例中的外卖骑手正是新市民群体中较为重要的一类人群,骑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暴露在各类风险之下,形成了不小的风险敞口,而其他不少新市民群体是短期工、临时工或从事高危职业等,又普遍存在风险保障意识不高的问题,种种因素叠加下,使得新市民群体的保障存在较大缺口。

  尽管新市民当前的生活保障相较过去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新市民群体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风险,包括子女入学、养老医疗、创业贷款等。但可喜的是,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新市民的保障缺口正在逐步完善。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新市民的保险保障。

  《通知》指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举措。

  针对新市民的保障需求,险企纷纷开发针对性产品,目前是市面上已有不少服务于新市民的产品。例如,腾讯微保联合微信支付推出“务工卡+零工日结保险”,保障灵活就业群体职业伤害;惠民保等普惠性医疗保险的推出,也给了新市民更多的保险选择。

  太保上海分公司大力推广建工安责险,为建筑行业工人提供施工安全保障;长期承保“饿了么”快递员雇主责任险及意外险,保障快递人员人身安全;推出“太好租”产品,针对“新市民”租房人群较多的特点,在传统家财险产品上叠加承租人责任、租金损失、临时租房津贴等责任保障。



  转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