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微众信科IPO:不能说的三大秘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0-12-28





20201228091736929.jpg

  蚂蚁集团上市折戟之后,其投资的金融科技企业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信科)近日顺利过会。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对微众信科已披露信息和其他公开信息进行了研究,发现其IPO过程有着不能说的秘密。对于发去的求证函,微众信科也选择了缄默不言。


  微众信科IPO到底有着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帮助蚂蚁、微众银行发放高利贷


  根据微众信科披露的招股书,近年来蚂蚁、微众银行、江苏银行属该公司前五大客户。蚂蚁、微众银行、江苏银行与微众信科合作,简单地说,就是上述机构把最为核心的风控以支付极低成本的方式交给微众信科。然后,蚂蚁等机构再通过ABS、同业拆借等工具上杠杆,赢了就有登上福布斯的可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这些年,微众银行、江苏银行等前五大客户与微众信科合作的放贷业务实际上并非像宣传的那么神奇,而是各种乱象和问题不断。


  不久前,微众银行便宣布从今年11月30日起暂停“微业贷”渠道获客,“微业贷”正是微众银行与微众信科合作的、针对小微企业的放贷业务。而江苏银行与微众信科合作的“税e融”贷款业务,近年来也是频频爆雷。江苏银行借助微众信科所谓内部大数据模型、高科技算法放出去的款,最终变成了“肉包子打狗”,不得不频频起诉借款人。


  蚂蚁IPO被紧急叫停了,微众银行共有16.18万名客户踩雷蛋壳公寓……接下来,微众信科命运如何?


  突击入股股东大有来头


  微众信科在申报上市前一年引入了多家公司,其中包括一家名为吉林智广恒胜的公司,持股数量为23.48万股。


  据公开信息显示,吉林智广恒胜成立于2013年11月,注册资本在2020年3月之前还仅为100万元,后增资至1000万元。这家小公司在2019年11月,连同软件行业龙头一起中标了“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应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吉林智广恒胜中标金额达1116.4万元,占全部中标金额2382.78万元的近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微众信科的前身也即深圳市微众税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行业内知名的税银服务平台,2019年12月才更名为“微众信科”,企业战略定位也由“税银服务平台”变成“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对外强调科技和征信服务属性。2019年12月,微众信科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吉林智广恒胜持有的吉林微众30%的股权,并以23.48万股股份作为对价。


20201228091907929.jpg


  市场质疑,吉林智广恒胜中标“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应用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很可能与吉林微众有关,这令人怀疑该运维项目的实际实施主体是否就是吉林微众?微众信科收购吉林微众30%的股权目的是什么?


  “银税直连”高悬


  2019年11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深化和规范“银税互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113号文),强调银税数据直联,叫停税务部门与第三方签订“银税互动”合作协议(单纯为税务部门提供平台开发和技术运维服务的协议除外)。同时,第三方合作机构不得借“银税互动”名义以任何形式向申请贷款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方式买卖、提供或公开“银税互动”中的涉税信息。113号文的目的是防止税务数据的留存和泄漏,希望银行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直接进行税务数据的流转。


  113号文,使得包括微众信科在内的一批第三方机构无法与税务部门数据直连。随即,微众信科正式更名为“微众信科”,强调科技和征信服务属性,更强调“技术赋能”定位。招股书显示,微众信科2015年获得企业征信备案,目前公司最大的营收来自征信科技业务(包括征信报告与征信系统)。根据招股书,自2017年年初至2020年一季度末,微众信科累计为458.58万户中小微企业生成了1097.43万份征信报告。


  近年来,越来越多拥有数据开发和建模优势的国有大行或一些头部金融机构更倾向寻找拥有直接数据源的机构“直连”,而一些拥有核心数据的委办部门不希望数据落入没有强大背景的第三方手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发现,最近两年,已有万达征信、上海汇众、上海维氏盾、渤海征信等十余家机构注销了企业征信业务资质。不过113号文后,税务数据直连银行,“数据不出行”的前提下,公司很多业务模式都要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