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永兴材料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增长近8倍 两大主业迎来快速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2-08-10





  今年上半年,永兴材料(002756.SZ)的业绩延续着2021年的大幅增长势头。该公司拥有的锂电新能源业务和特钢新材料业务正迎来快速发展,未来将继续推动该公司业绩增长。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6倍


  8月9日,永兴材料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了110.51%;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和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47.64%和798.59%。


image.png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永兴材料曾在业绩预告中解释称,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态势,下游客户对锂盐保持强劲需求,带动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并逐步稳定在较高水平。该公司的锂电新能源业务经营稳定,产销量同比增长明显,成本维持在较为合理区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利润增长明显。


  年报显示,永兴材料的业务分为锂电新能源业务和特钢新材料业务。目前,该公司的锂电新能源板块已建成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三大业务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以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材料,应用于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永兴材料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火电、核电)、交通装备制造(汽车、船舶、高铁、航空)、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注意到,2022年,该公司有52.9%的收入来自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47.1%的收入来自锂矿采选及锂盐制造业。如果按产品划分,该公司有27.43%的收入来自油气开采及炼化,14.94%的收入来自机械装备制造,2.88%的收入来自电力装备制造,1.63%的收入来自交通装备制造,4.75%的收入来自特殊合金材料,46.29%的收入来自锂盐产品,2.09%的收入来自其他。


  两大业务推动业绩继续增长


  近年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循环经济进程加快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储能行业长期趋势明确,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上游锂盐材料的需求也持续增长。


  然而,目前国内锂资源供给端处于紧缺状态,加之我国锂资源主要依赖进口,供应保障与原料价格存在不稳定性,均制约着国内锂盐生产企业的产能释放,国内锂资源开发利用已是势在必行,拥有国内矿产资源的锂盐生产企业将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是永兴材料的第一大收入来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环保为重心,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国内自主可控的高端新材料。


  在此背景下,以汽车、能源、工程机械、国防军工、核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对中高端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永兴材料的特钢新材料业务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广阔。


  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永兴材料的业绩表现上也有所体现。从2018年至2021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07亿元、1.61亿元、1.81亿元和7.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7%、-47.39%、12.13%和322.58%。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业绩增长势头仍然在继续。


  2020年和2021年,永兴材料的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6亿元和2.2亿元,同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和3.1%。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永兴材料的锂资源量或仍有上升空间。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公告与宁德时代、江西钨业成立合资公司建设5万吨、2万吨碳酸锂项目,因此该公司在江西地区获取锂资源的能力进一步上升,预期该公司未来碳酸锂产量仍有上升空间,锂电板块空间广阔。


  此外,今年上半年受到镍价大幅波动、国内疫情散发影响,永兴材料的特钢板块业绩承压。但该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上半年该公司的核电、汽车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提升,特钢产品结构升级持续进行。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