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春城热力冲刺深交所主板首发 长春市供热龙头地位稳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笔尖    时间:2022-09-29





  9月23日,吉林省春城热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城热力)冲刺深交所主板IPO已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此次IPO,春城热力计划公开发行股票总数量不超过15556.66万股,所得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供热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和临河西街燃气调峰热源厂工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了解到,春城热力成立于2017年10月23日,现注册资本为4.667亿元。截至2020年年底,春城热力在长春市的供热面积已达6020万平方米,承担着长春市约50万户居民及集体用户的供热工作。2019年10月24日,春城热力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853.HK,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第一支热力股。


  技术优势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招股书显示,春城热力主要从事供热服务、供热设施建设、管道建设及维修服务业务及供热工程设计业务,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独立运营其业务的能力。


  目前春城热力下属9家全资子公司及13家供热事业部,业务范围涵盖:设计研究、供热工程开发建设、工程建设、供热服务、设备维修、电气仪表检定、热源输送服务等。


  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从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1-6月,春城热力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15.6亿元、19.0亿元和8.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794.9万元、1.35亿元、1.71亿元和1.25亿元。


  春城热力拥有技术力量、设备资源优势。该公司在长春市的供热市场处于龙头地位,在行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引领上也一直起到带头作用。该公司一直强调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企业的生产运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调节理念和运行模式。


  自2017年以来,春城热力一直在分阶段构建智能供热网络系统,提升供热质量,提高运营效率,节约能源,降低劳动力成本。目前该智能供热网络系统已实现实时操作监控、遥控及操作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功能,在减少营运维护人员的同时,供热服务面积持续增长,被中国城镇供热协会认定为供热行业的领先系统。


  配套设备兼顾环保与效益


  春城热力拥有热源配套优势。该公司与多家热电厂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采用热电联产的方式进行供热,取消了燃煤锅炉的传统供热模式。一方面,顺应行业向清洁供热转变的潮流,经营更加环保;另一方面,热电联产模式下的每单位热能成本低于燃煤燃气等模式,产热稳定、经济,更具成本效益。


  同时春城热力的热力输配网络涵盖自有一级管网,连通热电厂主要输配系统后,延伸覆盖长春市主城区域,为供热输送提供了有力保障。


  品牌优势铸就区域第一


  春城热力拥有品牌优势和区域优势。经过多年的业务运营,春城热力在客户中建立了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在战略性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提升了公司的声誉。为提高用户服务质量,该公司建立了微信供热管家群,及时帮助用户解决供暖问题,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春城热力除了直接面向居民及非居民提供供热服务,还包括通过自建的一级热力输送管网为其他供热企业提供热力输送服务。建设、维护及设计业务系公司利用其在供热服务方面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的配套或延伸业务,主要通过为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公司、供暖企业提供供热相关的建设、维护及设计服务来形成营业收入。


  截至2021年6月底,春城热力总供热面积已达6,02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和辐射范围在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均位居第一,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人才优势担起国企责任


  春城热力拥有人力资源优势。该公司管理及技术力量卓越,从高层到基层都走在行业前沿。


  春城热力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及忠诚的管理团队,多位高层被权威机构评为专家,正高级工程师资格更是广泛分布在高层管理者中。他们具备多年管理经验,对行业具有广泛了解和深入见解,为该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1年6月底,春城热力共有1653名在岗员工。其中拥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员工约占全体员工的34%。同时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提升,针对管理团队开展管理运营培训,针对一线员工组织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并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春城热力始终以践行国企责任为使命,采用互联网+供热的先进生产模式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春城热力与多个供热智控技术团队合作,打造了目前国内领先的智慧热网系统,建立了数字化、可视化、便捷化的供热运行平台,被中国城镇供热协会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春城热力将继续做大国有资本,做好民生福祉,做优供热品牌,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


  (责任编辑 张丽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