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王一君:以工匠精神把传统工艺往前推一把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08





  在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后,返回山东淄博没几天,王一君又在工作室里忙碌起来。


  此次表彰大会上,王一君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他30余年对陶瓷艺术的敬畏与追求。


20210108140043167.jpg

  ▲ 王一君在创作作品


  摔泥巴的“瓷二代” 下岗时也未曾离开刻瓷这一行


  1969年,王一君出生于淄博一户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淄博瓷厂职工。孩童时期,王一君经常与小伙伴们偷跑到瓷厂车间摔泥巴,不经意间,发现稀软的粘土可以捏出千奇百态的造型,他就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把做好的造型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趁工人不注意就把这些泥巴放到窑炉的匣钵里烧制,焦急地盼望“作品”出炉。这是王一君最早的“作品”,也是他最初的陶瓷艺术启蒙。


  作为淄博瓷厂子弟,邻里长辈许多是陶艺工作者,就读的高中就设有陶瓷工艺课程,王一君走上艺术之路顺理成章。王一君回忆,一次课间休息,他路过教师办公室走廊,听见一阵清脆的敲击声,走近窗台,看见一位老师正用小锤子和刻笔在瓷盘上轻轻敲打,由点及面生成流畅的线条、生动的画面,就在这一刻,他被刻瓷艺术的魅力吸引了。


  少年时代的悟性,耳濡目染的熏陶,影响着他的发展方向。其后,王一君考取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对美术理论、艺术美学等进行深入研习。毕业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陶瓷艺术的海洋。


  不过,王一君的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末,陶瓷业不景气,正准备大干一番的王一君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陶瓷厂一下破产了,我们都成了下岗工人,心情很低落,也觉得很可惜。”回忆那段日子,王一君感慨万千。


  当时,许多同行另起炉灶做起了生意,谋划“挣大钱”,而被迫成为“个体户”的王一君却一直未离开刻瓷行业。“就此转行,可以,但之前的学习、工作经历就全都浪费了,也没法把淄博陶瓷技艺传承下去。”王一君说。


  缺资金、没设备,他就用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用“土办法”继续做陶瓷。然而,因为个人职业身份原因,作品没有机会参加国家级大赛,无缘获得社会各方赏识,自然就长期经受着“埋在深山人不识”的苦恼。因为收入微薄,时常生活拮据,偏偏他的父母患脑血栓住院,两位老人也是瓷厂退休工人,药费没处报销,但病不能不治疗,而且需要长期用药。为了生存,王一君曾在路边租一间房子,给人加工刻瓷工艺,50元一件。


  有一次,为烧制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窑变陶品,冬天天冷得伸不出手来,王一君和妻子在室外的窑炉边一守就是几个昼夜,手起了冻疮,一炉烧完,一连几天重感冒。王一君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手中的技艺亦未因苦难而荒疏。


  “陶瓷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哪怕最难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弃逐梦陶瓷的念头,内心深处的眷恋一直激励我前行。”他深情地回忆说。


  正是基于这种经历和情感,如今的王一君精心呵护着年轻人的梦想。王一君有入门弟子21名,其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12人。这当中有数位是听障学徒,王一君向他们免费传授陶瓷技艺。今年疫情期间,在带领弟子们创作战疫作品的同时,王一君专门制作了线上教学课程,鼓励这些残障人士通过学习手艺自立、自强,掌握致富技能。


  山东省自强模范张海生就是王一君的门生,张海生也在工作室开展免费的陶器工艺技能培训,仅2018年就培训了23位残疾学员,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了技艺。在培训的同时,张海生还和残疾朋友们自主研发陶瓷工艺工具,目前已研制出了陶泥3D打印机、陶艺修坯夹等实用性工具。


  “年轻的老陶瓷” 他丰富了刻瓷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业界,王一君被称为“年轻的老陶瓷”。这不仅是因为他自小受到成长的环境熏陶,成为淄博刻瓷界最年轻的国家级大师,还因他在陶瓷及刻瓷领域持之以恒地钻研、创新。


  他对陶瓷艺术的钻研不止于刀法,而是对陶土、烧成、釉料等每一个环节都细心研究。他熟悉釉料,可以自己研究材质,自己造型、手拉坯、雕塑、烧制,自画、自刻、自己上色,陶瓷制作艺术在他身上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任何环节都不缺失。目前,他已经获得了三项专利,发明了结晶釉刻瓷、彩釉虚喷背景刻瓷、窑变釉半刀泥装饰、陶艺与刻瓷综合手法,大大丰富了刻瓷艺术表现形式。


  在他看来,想要发展陶艺这门传统工艺,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追求“正宗”,刻瓷艺术创作需要克服“惯性思维”,需要从工艺改进和原材料更科学地调配等方面不断重新思考,只有这样,陶瓷才能焕发生命力。


  都说作品如其人。一个默然寡淡、毫无情趣的人,难以创作出多姿多彩的艺术佳作。除执迷刻瓷外,王一君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在陶艺、绘画等方面也有深厚造诣。其实,刻瓷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把绘画、书法、金石艺术汇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于一体。王一君的刻瓷内蕴深厚、新颖别致,其肖像刻瓷把光感写实技法与刻瓷技艺融合,人物的皮肤肌理、毛发质感都凸显了精湛技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雕琢的人物形神兼备,内心世界丰富生动。


  “把大自然赐予的材料通过心与手的塑造、浴火的涅槃,最终变成陶瓷,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不过,“瓷器本身只是器,当艺术家在上面注入思想、赋予文化,陶瓷即内蕴灵动,才会点通灵犀。”在王一君看来,他的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饱含自己的情感、智慧和人生思索。有时候,工人操作的失误也能激发王一君的灵感。他创作的《清月》就是把缺失一角的残件演化为上弦月,又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而成,变“事故”为“故事”。


  在王一君工作室,摆放着他的陶艺作品《萌者尽达》。“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翻阅《礼记·月令》时,王一君产生了把“萌者尽达”意象用陶瓷形式表现出来的念头,就创意出似“种子发芽”“拇指翘起”的造型,把“萌者”的初心萌始和“尽达”的蓬勃态势立体地呈现出来。


  王一君创作中常有这样的“神来之笔”。他的几尊“青山韵”瓷艺以碧绿做底、山涛为形,表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青山中间,勾画了几株翠竹,风韵绰然。“加入几笔‘竹子’,寓意‘新竹高于旧竹枝’,既点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品从整体上也更灵动富有生气。”王一君这组陶瓷组合作品《绿水青山》,施以窑变釉,烧成后的纹理与色彩若蟠青丛翠,内涵线索从《论语》“仁者乐山”延伸至新时代“两山理论”。


  因为对陶瓷技艺的执着坚守与创新探索,对重大主题的深刻把握与积极创作,王一君的刻瓷作品连续多年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这些作品一刀一凿,精心雕琢,精妙传神,向世界展示着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魅力。“每次接到国礼陶瓷艺术的创作任务,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日夜连续加班是常有的事。”王一君坦言。尽管如此,他创作时还是力求精益求精、绝不含糊,充分调动刻瓷艺术的各种刀法表现物象的形态、结构、质感等,彰显出大国工匠的气象。


  对陶瓷的匠心、对材料的上心,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王一君还有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事——身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致力于推动赤泥变废为宝。


  淄博制铝工业发达,企业提取氧化铝时,产生的污染性废渣便是赤泥,含有碱、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赤泥堆积如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一度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痼疾。2018年年底的一天,王一君在淄博文昌湖湿地公园看到湖边道路铺的地砖,与普通地砖外观不太一样,引起了他的注意,便问工作人员:“这是啥材料做的?”


  “这是用赤泥做的透水砖,适合用在湖边,透水透气性好。现在,国家提倡海绵城市建设,赤泥砖正好派上用场。”


  “赤泥还能做透水砖?”王一君觉得不可思议:“赤泥有望被消灭了!”


  这之后,为搞明白赤泥的危害,他专挑下大雨、刮大风等恶劣天气,到赤泥山现场观察;为弄清楚赤泥建材的环境安全性问题,他向科研团队详细了解。调研中,王一君了解到,我国作为氧化铝生产大国,年排放赤泥高达数百万吨。王一君将自己的调研成果转化成人大代表建议《固废赤泥综合利用》。让王一君欣慰的是,他的建议引起了相关部委的重视,专门组织专家赴淄博市和聊城市实地调研。2020年全国两会,他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建议》。


20210108140405640.jpg

  ▲ 王一君作品




—记者手记—


  爱穿中式服饰,飘逸的长发扎在脑后,说起话来谦和有礼,“温润如玉”是王一君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齐鲁大工匠……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展现了王一君作为一名大国工匠兢兢业业、逐梦前行的求索历程,也成为“淄博陶瓷”走向世界的鲜活见证。“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王一君说,自己是幸运的,与前辈们比,他遇上了更好的时代。与同辈们比,他有幸遇上了越来越多注以欣赏目光的艺术知音。


  “陶瓷行业要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下与时俱进,才能绽放出时代的光芒。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传统工艺的改良、新材料的应用、地域元素的融入、功能的延伸拓展都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王一君提出,要从文化继承、功能创新、属性延展、文创融合入手,形成解决社会用工、精准助残脱贫、推动产业振兴、接轨当代生活的活性保护,为传统技艺赋予时代活力。“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要虔诚地调动所有潜能去面对陶瓷这种工艺。到了我们这代人手上,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代同行?以工匠精神把传统工艺往前推一把,我认为才起到了我们这代人的作用。”(孙丛丛  闫盛霆)


  转自:文旅中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