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汽柴油生产比例


时间:2014-01-16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消费柴汽比的变化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和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工业化后期柴油消费增速低于汽油消费增速将成为常态。因此,预测今后若干年内消费柴汽比将长期呈现下行趋势。

据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用汽车日益普及,近年来国内市场成品油消费中柴油和汽油的比例出现明显变化。据有关数据显示,1990至1999年间,国内成品油消费柴汽比由1.33:1升至2.1:1,2000年后基本保持在2.1~2.2:1之间;2005年达到2.31:1的高点,2012年回落至1.97:1,2013年上半年又回落至1.93:1的新低点。

针对国内成品油消费柴汽比的变化,专家建议,一是从炼油装置新建和改扩建阶段即考虑各地柴汽消费比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高、维持或降低生产柴汽比;二是通过推广柴油轿车等方式鼓励消化柴油资源;三是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汽柴油生产比例。(作者:林火灿)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