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我国首次发布全球环境遥感监测报告


时间:2013-06-04





  本报讯 科技部5月28日正式向全球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了解,本报告是我国遥感界在国际上第一次系统性地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重要成果,人们可通过本报告对各国、各大洲乃至全球的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水域分布等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

该报告由《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陆表水域面积分布状况》两个分报告组成,系统分析了2011年全球陆地植被生长状况和30年(1982~2011年)动态变化,以及2010年全球陆表水域空间分布状况和2001~2011年典型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等,进一步揭示了全球生态环境(植被、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介绍,报告采用的多个遥感定量数据集产品均属全球首次发布。其中,分报告《陆地植被生长状况》所采用的1982~2011年遥感数据产品,由我国科学家基于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研发,是国际上公开发布的首个最长时间序列的同类产品;分报告《陆表水域面积分布状况》以30米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为基础,同样是目前全球最高空间分辨率的同类产品。“与国外现有的叶面积指数产品相比,2012年度陆地植被生长报告具有时间跨度长、精度高、质量高的特点,相关技术方法基本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

《陆地植被生长状况》报告编写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研究院教授梁顺林说。据了解,早在2012年11月,在巴西召开的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第9次全会上,支撑本年度报告的相关数据集产品首次被介绍时就已经引起学术界关注,本次年度报告和相关数据集产品也已在中国空间信息网等媒体同期发布。

国家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加洪透露,今后每年我国将针对不同内容发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若干年后形成综合性报告。“下一步将加强相关战略研究,并针对粮食作物长势和城市用地等发布报告。”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报告形成的结果不仅对全球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将为政府决策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数据支撑。”

来源:中国矿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