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详解基尼系数测算方法


作者:朱剑红    时间:2013-02-05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至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引起了各方热议。数据显示,10年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4以上,2008年达到0.491的高点,此后逐步回落至2012年的0.474。

2月1日,针对各方关注的基尼系数测算过程,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撰文详细介绍了基础数据、方法和步骤。

全国有14万户调查样本

调查队分布于每个地级以上城市及约1/3县

根据各国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使用全国城乡住户收支抽样调查数据作为计算基尼系数的基础。

王萍萍介绍,2012年12月前,全国城乡住户收支调查共有14万户调查样本。其中,农村住户调查样本7.4万户,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96个县;城镇住户调查样本6.6万户,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6个市、县。收支调查结果对全国和分省、分城乡具有代表性。

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主要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系统实施。国家直属调查队分布于每个地级以上城市以及约1/3的县。在每个抽中调查村都聘请一名辅助调查员,定期访问、指导调查户记账,帮助文盲户记账。城镇调查户的日常访问工作则主要由市、县调查人员承担。所有记账和访问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由市县级国家调查队编码录入审核后直接上报,由国家统计局直接汇总出全国和分省的收支数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电话随机直接回访6000个左右的调查户。同时,还通过实地抽查回访等方法严格控制数据质量。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尹晨认为,从样本数来看,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是最多的,目前其他机构都无法做到这点。

为何十年未公布基尼系数

原因是居民收入统计指标不一致等,此次按新指标口径调整历史数据

为何最近几年没有计算、发布全国基尼系数?王萍萍说,受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2012年12月前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指标不一致、农民工归类不明确,无法简单加总得到全体居民收入。这是主要原因。

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统计局对城乡住户调查进行了一体化改革。至2012年底,制定了新的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建立了统一的收入指标体系,抽选了统一的调查样本,组织了摸底调查,获得了调查户基本信息。从2012年12月1日起全国40万户调查户其中国家样本16万户,地方样本24万户已按新调查制度记账。同时,对常规住户调查中需要调整的收支小项尽可能单列调查,在继续做好记账调查的同时,对外出农民工的收入进行了问卷访问调查。根据一体化住户调查指标新口径和调查户基本信息、人口普查资料,参考个人所得税资料等背景信息,对城乡居民收入历史数据进行了回溯调整,在此基础上测算出2003年到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王萍萍介绍,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来源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公布调查样本和原始数据,对测算过程作出解释,回应了群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有利于学术机构进行相关研究。

着重校准高收入户收入

今后将及时发布基尼系数和相关方法,也可能对历史数据校准修订

王萍萍介绍,按新的指标口径调整历史数据后,就是校准城镇高收入户调查收入偏差。包括:对不同类型的记账调查户的比重进行校准,以提高高收入户的比重;根据税务部门发布的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纳税人收入情况,校准住户调查中高收入户样本比重和收入水平;对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国家抽中的16000个调查小区中所有200多万住户的摸底调查资料,与现有城乡住户调查户基本信息进行对比,对城乡住户调查样本构成进行评估。

经比较,最终采用以个人所得税资料为依据,测算确定高收入户样本结构权重和人均收入水平的调整系数和调整模式,对高收入户群体进行平滑校准。

然后,按照全国城乡人口比例,调整合并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将年内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民工,从现行的农村人口调整为城镇常住人口。再按历年城乡人口比重对城乡住户调查分户数据进行加权合并。最后就是计算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不过,王萍萍也承认,与很多国家政府统计面临的问题一样,由于缺少确切信息,很难校准税外收入的偏差。根据老样本和老口径数据进行调整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会与新样本和新数据得到的结果有一些差异。

据了解,将来国家统计局将根据新的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在进一步广泛收集校准背景资料及深入研究样本校准方法的基础上,及时发布基尼系数和相关方法,也有可能对基尼系数的历史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校准修订。(朱剑红)

来源:人民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