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承认景区门票偏高,未来目标将回归免费


作者:李方    时间:2012-12-05





12月4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新闻发布会,住建部官员表示,目前风景名胜区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触目惊心”,下一步将严格执法,建立督查制度,同呼吁媒体和公众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进行监督。

  风景名胜区已覆盖全国

  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公布了《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公报全文共8000字,系统阐述了30年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状况。唐凯说,国家自1982年正式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风景名胜区体系,为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欲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全国已有12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7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审批。

  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如生介绍说,风景名胜区的设立标准一是资源价值,应具有国家最精华、最有代表性、并且集中的自然文化景观;二是有好的管理状况,包括依照国务院条例设立的管理机构,有必要的人员和制度;三是要有必须的基础设施,包括旅游服务设施,即有好的对公众开放的条件。

  截至目前,国务院共批准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批225处,面积约10.36万平方公里;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共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737处,面积约9.01万平方公里。

  我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中共涉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

  部分景区未来或免费

  记者注意到,公报指出,将进一步强化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落实国家对禁止开发区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加强地方财政支出力度,使各级财政投入基本满足风景名胜区保护资金需求,逐步解决风景名胜区保护资金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以来问题,降低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资源有偿使用,拓宽保护资金来源,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李如生说,目前风景名胜区的财政投入总额度并不是很多,除了财政专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专门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专项规划,“十一五”规划用在风景名胜区的资金约为4.5亿,“十二五”约为7亿。此外,地方财政也有一定投入,以及其他和风景名胜区相关部门投入,如林业、交通、旅游。“但总的来看,我个人感觉投入还是不够的,这也是导致风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

  李如生坦诚,目前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偏高的情况确实存在,一是因为各级财政对风景名胜区的资金投入不足,还依赖于门票的补充收入;二是因为区域条件落后,风景名胜区往往在偏僻的老少边贫地区,当地过于依赖门票收入;三是因为部分地区存在不规范经营的现象,个别企业承担了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开发权,从而间接抬高门票价格。

  李如生表示,下一步要规范管理,在年度计划、专项补贴里扩大投入,来弥补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上的不足。

  “门票不是市场收费,而是政府补偿性定价,今后的方向应该回归公益性,长远来看甚至都可以免票,这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

  景区违规建设为利益驱动

  据了解,今年5至10月,住建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执法检查,对48个风景名胜区进行抽查,其中,山西五台山、河南王屋山、海南三亚热带海滨、四川西岭雪山、重庆长江三峡5处风景名胜区综合评分低于60分,保护管理不达标,责令限期整改。

  北京八达岭—十三陵等27处风景名胜区综合评分在60分以上,不满90分,为达标或良好等级。其中,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江西梅岭—滕王阁、河南嵩山、广西桂林漓江、陕西华山、贵州黄果树等15处风景名胜区存在突出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李如生指出,目前一些风景区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规划滞后、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责令这些地方整改,时间期限为6个月。

  “整改中会重点督查,如果明年中旬还达不到要求,将按条例采取处罚。如果有屡教不改、长期不合格、问题非常严重、造成环境破坏等情况,将报国务院对其除名。”李如生说。

  唐凯也指出,目前风景名胜区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触目惊心”。包括景区在经营过程中急于将其变成“聚宝盆”,也有地方试图在景区里搞建设,如建培训中新、度假中心、疗养中心等,都遭到了警告。

  李如生认为,景区违规建设的确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一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条例明确禁止的行为还有发生;二是规划权威性不够,部分风景区规划滞后;三是没有编制,小部分景区没有编入规划;四是地方能力问题。

  李如生表示,下一步将严格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强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建立督查制度,提高技术检测手段,加强地方层级能力建设。同时,李如生呼吁媒体和公众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进行监督。(记者 李方)

来源:中国经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