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国企改革进入冲刺阶段


作者:黄金生    时间:2011-09-22





国有企业改革报告初稿近期已完成,初稿涉及董事会制度等方面,这意味着国企改革进入改革深水区。今年4月底以来,200多位各界人士组成的8个调研组在120家央企密集展开调研,涉及52个课题,这是国资委“掌门人”王勇上任两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研。

  国企改革涉入深水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某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着复杂的背景和艰难的道路,中国国有企业不但涉及到国家利益,还涉及到很多行业的发展和前途,所以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几个报告就能解决的。但是不难看出此次报告如果真如媒体报道所说,哪么也已经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首先,管理制度上打破了一人说了算的的格局,官本位思想将被有效去除,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权力的增加将有利于企业民主的发展,有利于改变重大决策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格局,从而有利于控制国有企业的投资等经营的风险。

  其次,央企高管的薪酬问题一直是贫富差距的巨大根源,央企管理者应该拿多少钱,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在此次改革报告和以后的改革过程中有望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消除社会对于央企收入的愤怒心理。

  再次,在此次央企改革报告中,或许还会涉及到央企利润分配问题,中央企业的垄断地位造成民营资本无法进入某些领域,哪么央企在此领域独断专营的利润如何分配,是管理者和企业创造了价值,还是国家利益转移给了央企?利益获得后是否应该增加上缴比例,根据什么来制定比例才更合理?也是央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获得更多利益是否都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某些领域是否应该打破央企独断的局面,都是社会所期待的和关注的。

  厂办大集体改革即将开始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厂办大集体改革,近日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此前困扰改革的两大主要障碍,“钱从哪里来”及“人到哪里去”等问题也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解决路径。

  “国有大企业连辅业企业都改制了,市场化了,厂办大集体再拖着不改就说不过去了。”资深国资专家周放生认为眼下进行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2010年底,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向国务院上报请示,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政策建议。

  随后的今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继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8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之后,将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由东三省试点推广到了全国。

  这也意味着,继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之后,新一轮大规模的企业改革马上将拉开帷幕。

  据悉,此轮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从2011年开始,用3~5年时间,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