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告释放明确信号 利率指标已成重要关注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4





  201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题为“人民银行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投放,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公告。公告指出,19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600亿元,本周以来已累计投放4000亿元,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上升,市场利率走势平稳。此次央行公告,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基本确定,DR007(7天期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已成为核心利率指标。关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长期以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R(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和DR是市场争论可能成为基准利率的品种。此次央行官网首次直接表述其关注的利率指标,这与之前央行行长易纲在谈及货币政策框架中利率走廊的表述一致,DR007已成为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央行已将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市场出现不稳定时,DR与其他利率品种利差迅速扩大,这说明其在市场波动时尚不能有效引导其他利率品种。由于消除了信用风险,在市场震荡加剧时,即使DR平稳也并不能说明市场流动性供求稳定。如果央行单一依靠DR判断市场流动性供需情况,可能会出现信息失真,后续还要进一步摸索和强化DR作为基准利率的作用。


  二、“量”“价”已同步作为央行重点观测指标。近段时间以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已作为央行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核心表述。事实上,合理充裕有两层含义:一是“合理”,即结构分布合理。意指流动性供给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合适的,这是结构问题。也就是说,央行投放流动性,一级交易商进行二次分配后流动性的结构分布是合理的,最终表现是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二是“充裕”,即总量供给合理。央行在综合既有信息,同时进行市场前瞻后确定流动性投放总量,对于市场需求来说是充裕的,能够满足市场总体需求,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市场波动。因此,所谓“合理充裕”是综合量价两方面做出的表述。在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央行专栏详细解释了“量”“价”问题,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逐步完成后,货币市场利率相较于流动性总量将成为央行更加重要的观测指标。


  三、货币政策将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但需以内部为主。中国现阶段的经济金融体量要求货币政策需要具备足够独立性。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企业融资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应主要考虑国内经济发展。后续央行仍将致力于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实体经济融资稳定,这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要维护信贷供给总量,解决“融资难”。二是要降低融资成本,解决“融资贵”。但货币政策本质是总量政策,需要配合更多的结构性工具,例如近期创立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仍是为解决结构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外,对于市场普遍担心的中美利差问题,国际收支数据显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整体平衡,近期人民币汇率逐步趋稳,如果没有突发事件的影响,后续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资本流动不发生太大变化情况下,即使美联储继续加息,央行也无必要采取操作推动市场利率上移。但若出现突发事件影响,央行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进行应对。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央行:货币政策将稳健中性 将从六方面着手

    央行:货币政策将稳健中性 将从六方面着手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下一阶段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7-05-13
  • 央行详解“缩表”打消市场紧缩担忧

    央行报告称,这一次的所谓“缩表”发生在外汇占款下降这一大背景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与现金投放的季节性变化及财政存款大幅变动有关。报告明确,中国央行“缩表”并不一定意味着收紧银根。
    2017-05-15
  •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债券通”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16日发布联合公告,决定同意内地和香港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提问。
    2017-05-17
  • 央行印发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三五”金融业信息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017-06-3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