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链升级,汽车更新消费绿意盎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26





  开展汽车报废更新,推进报废车辆有效回收拆解,构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意义重大,也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加快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延长已取得资质企业重新完成资质认定期限,加大对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保增长和稳消费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老旧汽车淘汰更新也有助“双碳”目标的实现。此次文件提出延长企业重新资质认定期限,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举措。同时,针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改革升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措施。


  汽车更新拉动消费效应强劲


  对于新车市场而言,无论是报废旧车还是转出旧车,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均能直接拉动新车消费。据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预测,今年全国约490万辆老旧汽车有待更新,按照新车平均售价15万元计算,这部分老旧汽车更新今年有望带来7350亿元的消费拉动效果。对于二手车市场而言,部分老旧汽车仍有一定使用价值,会通过置换等方式流入二手车市场,也将有助于激发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取淘汰老旧汽车中的50%流入二手车市场,按照每辆二手车平均价格2.5万元计算,将为二手车市场带来约610亿元的消费量。


  同时,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还有助“双碳”目标的实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国三及以下老旧乘用汽车存量约为4200万辆,整体体量较大,这些车辆在排放、油耗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劣势逐渐凸显。通过相关政策手段激励高排放老旧汽车置换更新,有助于改善环境,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尽早实现“双碳”目标。


  近期国内许多省市相继出台的汽车促消费政策已包含了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相关内容。4月,广东省出台的新政显示,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广东号牌旧车,同时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最高给予单车10000元的补贴;6月,北京市发布稳增长45条措施,其中在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中,对在今年底前符合条件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的市民,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湖北省发布《关于加快消费恢复提振的若干措施》,明确开展“湖北消费·汽车焕新”活动,6月至12月,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湖北车主换新车最高可获8000元补贴。


  此外,重庆市、浙江温州、辽宁沈阳等国内多地也出台了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相关政策。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监李震彪认为,6月22日,国常会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后,将会有更多地方出台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政策,通过补贴等其他方式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同时更多地支持更新为新能源汽车。由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被抑制的汽车消费有望得到充分释放。同时,按照以往经验,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期间,机动车报废量将会激增,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也需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建议汽车生产企业根据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企业自身的以旧换新或发放更新消费补贴等活动,加大消费者汽车更新消费意愿。


  政策利好支持行业稳定发展


  李震彪表示,2019年6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印发,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行业进入了改革升级的新发展阶段,截至目前行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21年底,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超过1000家,与2019年底相比增长了32.5%,增幅明显。二是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大幅增长。2021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297.5万辆,比2019年增长了近30%。三是行业环保水平显著提高。


  回收拆解企业承担着报废汽车绿色回收体系“第一棒”的重大责任,在中汽政研牵头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19)中,大幅增加了企业在存储场地、设备设施、拆解操作规范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内容,确保资质企业能够实现全面升级,改变行业“脏乱差”的传统观念,有效承接行业绿色循环“先行者”的作用。


  受疫情等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企业综合成本增加。在此背景下,为缓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企业升级改造压力,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将原有企业资质重新认定期限延长6个月,截至2023年3月1日。未完成资质重新认定的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机遇,在延长期内克服困难,加快推动各种工作达标,保稳提质完成资质认定工作。


  李震彪认为,企业资质认定制度是中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在新时期确立的重要管理方式,也是完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体系、深化落实“放管服”、焕发市场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企业资质认定制度,是支持行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


  与此同时,行业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的用地保障方面。一是存量企业重新资质认定时的用地属性问题,截至目前,全国90%左右的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为工业用地,剩余的少量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项目用地为商服、仓储物流等性质且较难变更,在重新资质认定时存在困难;二是部分地方增量企业的建设项目用地较难获批或无地可用。


  对此,《若干措施》针对行业改革升级发展过程中的以上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支持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体系。首先,明确加大对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企业建设用地支持力度,以及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性质原则上应为工业用地,为各地方执行明确了政策依据;其次,针对存量企业和文件发布后短暂过渡期的用地按已确定的用地属性办理。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文件相关措施实施后,企业用地保障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并将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进一步促进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记者 李子晨)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丰田到底为什么要推倒重来?

    没有人能够准确解释,为什么1000万辆在汽车行业会是个“魔咒”,巨头们先后这个数字周边狠狠跌跤。如今,栽过跟头的丰田汽车卷土重来,不过这一次,它瞄准的决非仅仅是销售数字。
    2017-05-05
  • 星河互联:你还在汽车金融淘金,我们却看好“卖水”机会

    风险控制,是所有金融行业公司的死穴,汽车金融同样如此。传统的汽车金融项目,一放大规模就会死于风控,风控严格则成长缓慢收益低于资金成本
    2017-05-31
  • 人工智能对汽车业是创造还是毁灭

    前,汽车业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广泛的行业之一,众多车企都在狠砸资金加快在人工智能布局,以加快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移动出行等领域的研发。
    2017-08-02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全球化"

    德勤却在其近期发布的《2017汽车产业对外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汽车行业的持续繁荣增长不能仅依赖政府政策的推动,长远而言,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加快自身的全球化布局,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持久繁荣。
    2017-08-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