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政策效应持续凸显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2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按照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实施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积分办法》),在补贴退坡、疫情冲击等多重影响下,有力保障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势头,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势利导 积分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积分办法》是我国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市场化管理机制的大胆创新,国际上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我国立足国情与产业实际,持续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办法持续优化。2017年9月,五部门发布 《积分办法》(2016—2020年),初步建立市场化机制,统筹推进燃油汽车节能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两大目标。2020年6月,五部门修订发布 《积分办法》 (2021—2023年),明确下一阶段新能源积分要求,加大对燃油汽车节能的引导。


  审时度势精准施策。近两年,新冠疫情暴发,叠加原材料涨价、补贴退坡等影响,整车企业面临较大压力。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时研究出台负积分延期抵偿、循环外技术油耗核算优惠等措施,保障产业平稳运行。2022年,将部分循环外技术纳入2021—2023年度油耗核算,进一步鼓励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适时建立年报机制。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建立积分年度报告机制,分析总结政策运行情况、实施成效及未来趋势,依法披露交易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变化,为企业制定合规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创新驱动 政策推动效应持续显现


  《积分办法》实施以来,参与交易的企业持续增加,交易规模大幅提升,企业达标比例稳步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一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显现。从宏观层面看,新能源汽车持续迸发活力,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54.5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产销规模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整车累计消费约1.6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约4.8万亿元。今年1—5月产销分别达到207.1万辆和200.3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从微观层面看,积分交易总额超过百亿元,有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自2018年以来,新能源积分市场交易总额超过141亿元,累计有66家企业出售新能源积分获得收入,其中6家头部企业累计收益超过10亿元,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力提升新能源车企盈利能力。


  二是引导产业低碳转型,节能减排成效卓著。《积分办法》通过引导供给侧优化产品结构,为交通领域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节能方面,2021年,我国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降至 5.10升/百公里 (世界轻型车工况(WLTC工况)),相比2016年降幅超过26.6%,超额完成2021年目标要求。减排方面,2021年新能源汽车新增规模超过350万辆,据有关机构测算,带动当年等效节油量超过600万吨,在使用环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0万吨,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交通领域碳减排约2亿吨。此外,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大幅增加,将成为存储和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对我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有效提升竞争实力。《积分办法》通过采取设定考核指标、给予低油耗车优惠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是节能技术应用快速普及。2021年,我国同时搭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的汽油乘用车产量占比57%,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混合动力车型产量占比提升至3.1%,产量规模增速连续两年超过40%。二是新能源汽车水平稳步提升。2021年 《公告》内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航里程395公里,其中超过500公里车型产量占比约30%,相比2020年提升近16个百分点,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平均电耗降至12.24千瓦时/100公里,同比下降2%。全球来看,中国品牌占据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中的六席。三是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全球前列。2021年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60瓦时/千克的三元电池应用率占比近70%,较2020年提升近15个百分点,最高系统能量密度已突破200瓦时/千克。此外,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CTP/CTC、钠离子、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不断实现突破,引领全球汽车技术创新方向。


  落实 “双碳”行动 持续推进政策优化


  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下一阶段 《积分办法》研究,将重点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提出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和分值要求,围绕管理需求探索建立积分池等灵活性措施。相关修订将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增强企业积分合规的自主性、可预期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总体看,《积分办法》得到了行业企业的积极拥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企业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决心,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对加快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 瞿国春)


  转自:工信微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转强 新能源车引领当仁不让

    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转强 新能源车引领当仁不让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国汽车产业,中国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汽车产销第一位,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2018-05-17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大考在即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大考在即

    最近,国家发改委向有关部门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起行业广泛讨论,其中,关于新建车用动力电池项目的相关规定,给正在经历变革中的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不小的震动。
    2018-06-27
  • 人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人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日前,《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在上海正式发布。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汽车人才的发展目标、机制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好汽车人才生态体系的政策建议。
    2018-12-08
  • “国六”

    “国六”"实施在即 加速汽车产业"大洗牌"

    2019年7月1日后,根据国家发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的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全国21省市发文将要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但也加速了汽车产业的洗牌。
    2019-06-0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