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今年怎么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4-06





  《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都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期,“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推进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


  创新路不平


  从国际环境来说,世界经济正处于动能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


  国内层面,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仍有待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没有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需摆脱对传统发展模式路径的依赖。创新模式、理念和发展路径,统筹处理培育新产业和改造旧产业、稳增长和调结构、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关系等重大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同时,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为促投资、稳增长,还有“一哄而上”的冲动。制造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下滑趋势、部分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过大等问题的解决,必须及时出台政策措施加以引导。


  六个着力点


  对于“中国制造2025”下一步的工作推进,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将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加大“五大工程”等实施力度,制定发布制造业企业“双创”平台培育计划,加快推进机器人、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和推动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突破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继续组织实施“一揽子”重点突破行动和“一条龙”应用计划,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技术互动发展。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围绕重点领域研发一批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推动一批国外对我限制出口、国内亟需的关键装备取得突破。


  扩大试点示范城市(群)覆盖面,选择20~30个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城市(群),继续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引导各地制造业差异化发展。


  加快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继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在确保尚在实施的2016年度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实的同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的短板和瓶颈,继续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关联程度大、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未来2~3年内有望取得突破的项目,作为2017年度重大标志性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攻关。


  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基础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推广、高端装备发展等重大工程。完善企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库,编制年度导向计划,加强信息共享与产融对接,发展符合技术改造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强化行业准入规范管理,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性、功能性转变,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的联动配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务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相关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对接,共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扩大国际智能制造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投资合作,推动落实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实现合作共赢。


  市场开放共享


  在开放发展的理念指引下,我国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要加强国际双边、多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让外商能够分享“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政策。


  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在两会记者发布会上一再重申,“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相关政策适用于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国境内的企业。“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会积极地推动开放式的发展、协作式的创新,坚持走开放发展的路子。


  目前,我国已与德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就“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实施建立合作机制,双方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一些细分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了积极成效。


  苗圩强调,我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根据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消费结构的变化,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更多地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同我方一道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确定目标。(汤莉)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