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回落 货币支持力度不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5-20





  4月经济数据于近日如期公布,虽与一季度相比有所回落,但各项重要指标整体上符合年初确定的预期增长目标,尤其是这些增长是在信贷数据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取得的。


  具体来看,除了房地产相关数据外,其余增速均有所放缓,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工业产出和固定投资。多名业内人士称,一季度经济回暖主要得益于多项稳增长政策的红利外溢,因此4月数据回归平缓属意料之中。


  另有分析认为,《人民日报》此前刊发的“权威人士”访谈显示中国未来的政策布局将重点集中在供给侧方向。


  市场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将总体呈现L型增长,政策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货币政策短期内难有大动作,但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会改变,积极财政政策也将以落实前期政策为主。


  经济数据回落


  相比一季度数据的全面向好,4月经济数据几乎全线回落。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从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出口增速从3月份的18.7%回落至4.1%;消费增速从10.5%回落至10.1%;投资增速也从10.7%回落至10.5%。对于投资的回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王宝滨称,主要受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影响。


  另外,此前备受关注的民间投资隐忧在当月数据中亦有所体现。今年1~4月,中国民间投资增长5.2%,较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回落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表现疲软的还有工业方面数据,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不及预期的6.5%,也低于前值6.8%。


  “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刺激及季节性因素影响,3月份工业生产出现明显加快,4月份增速回落也属于正常波动。”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江源说。海关总署发布的4月份进口数据则显示,进口铁矿砂和原油数据持续向好。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25亿吨,同比增加6.1%,进口均价为每吨303.9元,下跌24.9%,原油进口1.24亿吨,同比增加11.8%。


  房地产市场则呈现持续升温态势。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7.2%,创一年新高,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55.9%,均高于前值。


  房地产之外,结构调整也呈现出可喜的态势。尽管4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结构调整继续取得积极进展。4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较3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0.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


  华创证券认为,后续应重点关注房地产和民间投资的变化。民间投资不起,经济终究只能依赖政府托底,近期国务院开展专项督查,着力扩大民间投资,银监会也要求银行自查、促进民间投资,实际成效有待观察。


  从多家券商观点来看,4月经济的回暖趋稳尽管属意料之中,但目前并未看到强劲的新兴动力,基建和地产将继续在二季度托底经济。


  近期,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指出,2016~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设计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


  其中,2016年项目131个,投资约2.1万亿元;2017年项目92个,投资约1.3万亿元;2018年项目80个,投资约1.3万亿元。交通基建领域,从长久来看属于有效投资,如果能真正落实到位,则是一着既利于当前稳经济,又铺垫未来经济发展的好棋。


  稳健货币政策未改


  4月金融数据不如预期亦引发市场关注。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末M2增速放缓到12.8%(增速比3月末低0.6个百分点),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降至5556亿元,远低于一季度月均1.5万亿元左右的水平。


  实际上,4月份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比3月份少增较多事出有因,并不意味着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减弱。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速较快,部分反映了临时性和周期性的因素,比如前期启动的基建项目较为集中,住宅销售增速较快,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导致补库存等。


  同样,今年4月份也有一些特殊因素(包括统计因素)导致了信贷和货币增速下行。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发生在4月份的3500亿元以上的地方债置换,这部分融资不再计入贷款,而是计入银行持有的债券。这是统计因素所造成的贷款增量的下降,并不改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此外,从季节性来看,历史上4月份信贷增量一般都是明显低于一季度月均水平的。关于今年4月份M2增速放缓,马骏解释道,这与当月财政存款增加较多有关(财政存款不统计在M2内),而未来财政支出增加时对M2的影响就会逆转过来。


  4月金融数据不如预期,也引起市场担心是否货币政策有所转向。


  对此,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称,从政策趋势来看,


  《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提及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示今年货币政策将重新回归稳健,一季度信贷井喷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在后三个季度重演。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马骏称:“不应该过度解读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的,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稳增长力度,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央行相关负责人亦称,在经过季节、基数因素调整并考虑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置换等因素后,当前总体上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仍是平稳正常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各种市场利率也保持在低位平稳运行。


  下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王子约、李德尚玉)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