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显效 高技术产业将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5-17





  核心提要:2015年,我国国内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内外约束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的积极引领下,发挥自身优势,迎难而上,以创新驱动促产业发展,实现稳健增长。


  2016年是实施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高技术产业将面临国际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国内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形势,高技术产业将继续填补传统产业下滑“空缺”,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稳增长的中流砥柱,预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导致高技术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赛迪智库提出,要实施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建设;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问题,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要持续推进质量品牌工作,为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A 2016年形势


  产业将迅猛发展 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将加强


  继续成为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


  2015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世界各国纷纷实施“创新战略”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如美国制定“2015创新新战略”,德国大力实施“工业4.0”与“欧盟地平线2020”;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都试图加强本国技术创新,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抢占行业新的制高点。预计2016年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创新战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以此振兴本国经济。


  我国高技术产业将迅猛发展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出台。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


  《意见》部署了八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一是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二是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三是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四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五是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六是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七是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八是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规划的贯彻实施将实现我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质的飞跃。我国将以“中国制造2025”为蓝图实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三步走战略,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保持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必将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创新驱动进一步引领产业发展


  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剂与增强器。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高于经济总体,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正处在接续关键期,国家已经确定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展望“十三五”,为了实现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将愈发呈现出服务业化、智能化、高端化的高技术特征。技术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加,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特征日益凸显。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目前高技术发展存在众多问题,主要包括:整体技术能力不足,产业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受体制机制制约矛盾凸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环境尚待进一步完善等。这些都必须依赖创新驱动引领高技术产业发展,注重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智能发展新优势,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产业链中集成运用,推动产业模式变革,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积极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高技术产业由大到强。


  依然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


  201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继续加快增长,航天、航空、高铁、核电、通信、电子等高端制造已经具有全球影响力。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的运行大体上保持在平稳的状态。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个百分点。


  展望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速发展态势,出口贸易总体规模也将会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始终是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一道屏障。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高新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日益扩大,但遭遇的各种知识产权争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


  近三年来光伏、轮胎等工业制成品在全球主要出口市场连续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后,涉及实用新型等专利纠纷的机电、轻工、医药等产品也频繁遭遇美国337调查。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不断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措施来打压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技术壁垒已严重威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因此我国高技术产业当前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形势刻不容缓。


  B 核心问题


  知识产权制约自主创新 而技术创新制约产业由大做强


  技术创新瓶颈制约产业由大做强


  当前,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技术创新的瓶颈依然影响着制造业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具体表现在创新资源碎片化和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两方面。


  首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科技管理体制问题,造成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相对分散,科技资金分散,资源碎片化,资源配置的短缺与重复现象并存,难以形成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通,最终影响了高技术产业化。因此在技术创新进程中应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技术研发、创新要素、创新资源、项目集成等方面充分整合,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充分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


  其次,我国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还不完善,具体体现为产学研用互动协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投融资渠道不顺畅,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等,这都影响着产业做大做强。


  最后,当前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进程中,还存在较强的急功近利的现象,建议学习美国和德国制造业发达国家宽容大度的创新文化氛围,注重原始创新,支持基础科学、前沿科学的创新。


  知识产权制约着产业自主创新


  高技术产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的现代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更需要知识产权战略重心从保护向运用方面的转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当前,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偏低、管理经验不足,只集中于北上广等发达大城市和少数大型企业中,广大中小微企业非常薄弱,这严重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


  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因素所致,但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因素所致,主要如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等。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不足已经严重削弱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质量品牌影响着国际竞争力


  质量品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关系到亿万群众的福祉,更是体现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产业“大而不强”,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工业质量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首先,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时有发生,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如在2014年欧盟RAPEX(非食品快速预警通报)共通报2435例产品,我国出口的产品长期处于问题产品数量的首位,在通报的产品召回各国所占比例中更是高达64%。在2015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报的召回产品各国所占比例中,我国高达53%,也是首位。


  其次,在2014年Interbrand世界品牌排行中,中国仅有深圳华为公司作为惟一一家国内企业入围前100强,排名第94位,这与中国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反差巨大。当前“中国制造2025”规划战略中明确要求制造业重点领域要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最后,我国高技术产业还缺乏重点领域的质量品牌研究,迫切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科学规范的质量品牌管理策略和方法,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的质量品牌研究。


  政策环境仍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带动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热点。近年来,国家为了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技术创新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人才政策等。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政策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首先,有的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政绩,在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方面设置得不够合理,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部分产业获得政策扶持,在投融资、税收方面有优惠政策,如前几年光伏产业;但部分产业得不到应有重视,缺乏政策鼓励与引导,导致很多高技术项目无法生根发芽。


  其次,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进程中,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尚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优秀人才创新机制,导致了不少重点技术领域仍然依赖于国外进口,研发瓶颈依然严峻。


  最后,在高新技术领域,当前还亟待政府出面建立或完善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如互联网、软件、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领域,帮助企业提供共性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C 对策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创新驱动战略将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致力于“再工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应对当前经济新常态。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的背景下出台一项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会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资源整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在制造业中的运用,打造中国先进的高技术产业体系,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创造了千载难逢的难得机遇。


  2016年,我国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激励性政策和倒逼性政策相兼顾的产业政策,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释放创新潜能,激发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创新活力,营造出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促进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建设


  国务院于2015年5月19日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明确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提质增效为基础,突破高端装备,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同时提出强化协同创新,这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坚持创新驱动来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以此带动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制造强国战略。


  按照国家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方案》要求,一些有实力的地区将结合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创新中心,我国制造业创新网络雏形初步形成,到2020年,全国将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达到40家左右。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剂,这已经是世界各国产业界一致的共识。政府大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以帮助企业提升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具体措施为: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加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强化专业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素质,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知识产权行业数据库,开展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工作,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和其他各类政策信息的整合,面向企业与企业实现信息共享,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努力帮助企业与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争作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基地,利用高技术企业实践能力强的特征与科研院所实现优势互补。


  四是积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在高技术企业进行专利技术和产品的进出口以及参加大型展会时,为企业的知识产权预警分析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建立跨区域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部门间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持续推进质量品牌工作


  质量和品牌是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涵,《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要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等,这就决定了质量和品牌要始终贯穿于建设制造强国,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个进程。


  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质量品牌工作支持力度,为企业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措施如:一是加强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质量品牌研究。二是推广制造业新思维,提升品牌建设,研究和推广“中国制造”在当前工业制造个性化生产时代的品牌升级策略。三是开展质量品牌建设,强化质量品牌的保护、服务、推广功能,形成质量品牌国际化,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感召之下,我国高技术企业也将更加强化主体意识,牢固树立质量品牌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恪守市场竞争的道德底线,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切实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技术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